静夜不遑寐,秋气殊清清。
霜露涂庭芜,陨叶摧枝茎。
西风更萧骚,万窍皆同声。
蜻蛚亦含悲,啧啧床下鸣。
出门一以视,青天缀繁星。
三五正纵横,北斗方斜倾。
飞鸿朔方来,迢迢困遐征。
中路失俦侣,只影何茕茕。
感物怀远人,徘徊以屏营。
心折不能言,默默徒愤盈。
【注释】
- 静夜不遑寐:在宁静的夜里,我无心睡眠。
- 秋气殊清清:秋天的气息非常清新。
- 霜露涂庭芜:霜和露水洒满了庭院里荒芜的土地。
- 陨叶摧枝茎:落叶和枝条被风吹弯了。
- 西风更萧骚:西风更加凄凉萧索。
- 蜻蛚亦含悲:蜻蜓也被悲伤所感染。
- 啧啧床下鸣:床铺发出的声音,好像是蚊子嗡嗡叫。
- 青天缀繁星:天空中布满了星星。
- 三五正纵横:月亮十五正值满月时,光芒四射。
- 北斗方斜倾:北斗星倾斜地挂在天空。
- 飞鸿朔方来:大雁从北方飞来了。
- 迢迢困遐征:远方的路途遥远而艰难。
- 中路失俦侣:在路上失去了伙伴。
- 只影何茕茕:只有我一个人的影子显得多么孤单。
- 感物怀远人:被景物所感动,怀念远方的人。
- 徘徊以屏营:徘徊不定,心中忧虑不安。
- 心折不能言:心情沉重到无法表达。
- 默默徒愤盈:默默无语,内心充满了愤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和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情,将秋夜的景象和自己的心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首句“静夜不遑寐”,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诗人无心入睡。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预示了接下来的诗情画意。接着,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夜的清新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寂静的、美丽的世界中。
诗人详细地描绘了秋夜中的自然现象,如霜、露、落叶、树枝等,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西风、蜻蛚、床下的蚊子声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多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他感叹时光流逝,感到孤独和无助;他对远方的人充满了怀念之情;他因无法表达心中的忧虑而感到痛苦和无奈。这些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弦,使诗歌更具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
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情感,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