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没颓垣,知是何人墓。
高顶上牛羊,空间住狐兔。
行旅为伤神,子孙在何处。
飋飋起悲风,萧骚白杨树。
【注释】
废冢:荒废的墓地。高顶:坟顶上。飋飋(qiāo qiāo)起悲风:风吹起悲凉的气息。萧骚白杨树:凄凉萧索的白杨树。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以荒凉景象为背景,通过写坟墓、牛羊、狐兔等物,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之情。
第一句“废冢”,直截了当地点明题目,揭示了诗的主题。这里的“废”并非指废弃不用,而是指荒芜、破败之意。诗人通过“废冢”这一形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荒凉、破败的景象。这不仅仅是一座坟墓,更是一种生活的象征。
第二句“荒草没颓垣”,进一步描绘了坟墓周围的荒凉景象。这句中的“没”字,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无奈之情。坟墓被荒草覆盖,颓垣显露,仿佛是一幅荒凉的画卷。这样的场景,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那些逝去的生命,以及他们曾经的生活与梦想。
第三句“知是何人墓”,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他不知道这个坟墓的主人是谁,也不知道他们生前的故事。这种未知,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也让读者更加沉浸在这个荒凉的场景中。同时,这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情。
第四句“高顶上牛羊,空间住狐兔”,诗人继续描绘了坟墓周围的动物。这里,“牛羊”和“狐兔”都是荒凉景象的产物,它们的存在,似乎也在暗示着这个世界的冷漠和无情。这些动物在坟墓的高顶和空地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仿佛是在嘲笑着人类的渺小和无力。
第五句“行旅为伤神,子孙在何处?”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他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心中不禁感到悲伤。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奔波劳碌,却不知自己真正的亲人在哪里。这种孤独和无助,让诗人感到心酸和无奈。
第六句“飋飋起悲风,萧骚白杨树”,诗人用“悲风”和“白杨树”这两个关键词,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凄凉和哀怨的感觉。风吹起悲凉的气息,萧瑟的白杨树摇曳生姿,似乎在诉说着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坟墓、牛羊、狐狸兔等物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荒凉、破败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人世变迁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