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春欲去,园林谩游瞩。
轻风散馀红,细雨滋繁绿。
绿繁似欢荣,红散犹僇辱。
因悟人间世,万事易翻覆。
贱或登青云,贵或成赤族。
祸福无定端,往往相倚伏。
那知今日歌,不是明朝哭。
书以为世鉴,得志毋纵欲。
兢兢如履冰,坎坎念伐辐。
苟能闲此理,堪追圣贤躅。

诗句释义

1 忽闻春欲去:突然听到春天将要离去的消息。

  1. 园林谩游瞩:徒劳地在花园中游玩。
  2. 轻风散馀红,细雨滋繁绿:微风轻轻吹散了花瓣的残留颜色,而细雨滋润着繁茂的绿叶。
  3. 绿繁似欢荣,红散犹僇辱:绿色的繁茂好似一种喜悦和荣耀,而红色的凋零则象征着羞辱和不幸。
  4. 因悟人间世,万事易翻覆:由此领悟到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难以预测。
  5. 贱或登青云,贵或成赤族:即使是地位卑微者也可能飞黄腾达,而高贵的人可能最终沦为平民。
  6. 祸福无定端,往往相倚伏:灾祸和幸福没有固定的标准,常常是相互转化的。
  7. 那知今日歌,不是明朝哭:不知道今天的快乐是否预示着明天的痛苦。
  8. 书以为世鉴,得志毋纵欲:《书》作为人生的镜子,如果得到权力不要放纵欲望。
  9. 兢兢如履冰,坎坎念伐辐:小心谨慎如同走在薄冰上,小心谨慎如同关注车轮的辐条。
  10. 苟能闲此理,堪追圣贤躅:如果能妥善处理这些事务,就可以效仿圣贤的智慧。

译文对比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来隐喻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幻。诗中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

  • 感春: 开头两句“忽闻春欲去,园林谩游瞩”表达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感慨,以及作者在园林中徒劳地欣赏风景。
  • 轻风散馀红,细雨滋繁绿: 描述了春风、细雨带来的自然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绿繁似欢荣,红散犹僇辱: 通过绿色和红色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盛衰无常和荣辱之间的转换。
  • 因悟人间世,万事易翻覆: 从自然界的现象引申出对人间世事的理解,强调一切变化无常。
  • 贱或登青云,贵或成赤族: 指出社会地位的高低可以迅速转变,富贵也可能转为平民。
  • 祸福无定端,往往相倚伏: 表达了福祸难料,经常是相互依存的。
  • 那知今日歌,不是明朝哭: 提醒人们不应过度乐观,因为未来可能充满不确定性。
  • 书以为世鉴,得志毋纵欲: 提倡用书籍作为人生的准则,即使获得权力也要保持克制。
  • 兢兢如履冰,坎坎念伐辐: 比喻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警惕每一个细节。
  • 苟能闲此理,堪追圣贤躅: 鼓励在处理事务时保持冷静和智慧,可以效仿圣贤的处事方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事变化和人生态度的建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