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绝他营,晓步缘涧壑。
水深鱼影闲,林密鸟声乐。
晴空极清明,孤云何住著。
原穷得危磴,路转见横彴。
啸响空谷传,吟情古灵觉。
所遇皆隐沦,论心遗厚薄。
在山无小草,忘世胜大药。
馀生岂须计,此兴谅非错。
其适在闲旷,何用嫌落魄。
书此以告君,狂言君勿噱。
【注释】
晓步:清晨行走。十韵:即十首诗。示山友:对山中的友人说。隐居绝他营:隐居在远离世俗的地方,与尘世隔绝。缘涧壑:沿着山涧小溪。水深鱼影闲:水流很急,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很悠闲。林密鸟声乐:树林里鸟儿的鸣叫声很悦耳。晴空:晴朗的天空。孤云何住著:孤独的白云在空中漂浮着。原穷:山路陡峭,路尽头是陡坡。得危磴:走过险峻的石阶。转见横彴:转向另一条石阶。啸响:山谷中的风声。古灵觉:古人的智慧和悟性。所遇皆隐沦:遇到的都是隐居的人。论心遗厚薄:谈论心事时,彼此都不计较得失厚薄。无小草:山上没有细小的草。忘世胜大药:忘记世间的一切胜过服用仙丹。此兴:这里的兴致。其适在闲旷:在这里感到心情舒畅。何用:何必?嫌落魄:不要认为落拓不得意。狂言:率直的话。君勿噱(读作“yè”,音义同“谑”):不要取笑我的话。
【赏析】
这首七律以写景为主,通过描写山中晨行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隐居山林、志趣高远的情怀。全诗意境优美,情调恬淡。
开头两句写诗人清晨独步于山中,远离红尘,与世隔离。“晓步”是时间,“缘涧壑”是动作。“涧”指山涧,有流水的意思,也指山腰以下的溪流。“壑”指山腰以上的山谷,有山沟的意思。涧壑,指曲折幽暗的山间河流。“晓步缘涧壑”,写出了诗人独步山径,沿着清泉小溪而行的情状。“缘”,沿,顺。这两句是说,清晨,我独自沿着山涧的小溪边漫步。
下面四句,写涧中之景。“水深鱼影闲”,写涧中水流湍急,鱼儿在水中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林密鸟声乐”,写涧边的树木茂密,鸟儿在树丛中欢叫着。“霁空极清明”“孤云何驻著”,写晴朗的天气,天空万里无云。这四句描绘出一幅幽静的山林景色图。“霁空”,雨过天晴的空旷的天空;“林密”,枝叶茂盛,遮天蔽日;“霁空”“林密”都写出了山林的幽深。“霁”,晴空转阴后放晴;“霾”,云雾聚积。“霁空”就是晴朗的天空,而“霁空极清明”则又说明晴空万里,没有一点云彩。“极”字表明了程度之深。“孤云何住著”,意思是说,那孤零零的白云在空中飘浮着,好像它并没有停驻在一个地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晴空一碧,云朵飘荡不定,好像它们并不固定在某一个地方。
以下六句,写山中的陡路。“原穷得危磴”,“原”即山脚,“穷”指走到尽头,“危磴”是陡峻不平的石级。这两句意思是说,山道越走越陡,一直通到山顶上。“路转见横彴”,意思是说,山路转弯处出现了一段石阶。这是说,从原路走到底,突然之间转过山梁,眼前出现了一段石阶。“横”,这里指横向伸展的石阶或栈道。“彴”(读作“zhì”,音同“址”),石质的路基,两旁有栏杆。这两句写山路的变化,表现了诗人攀登山峰时的惊奇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道路转弯处出现了一段横着伸开的石阶或栈道,使人感到惊奇。
最后六句写诗人在山中的感受和想法。“啸响空谷传”、“吟情古灵觉”,意思是说,山谷中的风声阵阵传来,令人感到一种古拙而灵动的感觉。“啸响空谷传”,是说风在山谷中呼啸而过,回荡不已。“吟情古灵觉”,意思是说诗人自己的心情,就像古代那些睿智的人一样。“吟”,吟诵;“古灵”,指古代人的那种聪明才智。这两句写诗人登山时的感受,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智慧的向往。
最后四句,写诗人下山后的心境。“所遇皆隐沦”,意思是说遇到的人都过着隐居的生活,没有世俗的欲望和追求。“论心遗厚薄”,意思是说谈论心事的时候,彼此都不斤斤计较谁对谁错,不计较谁好谁坏。“无小草”,意思是指山中没有细小的杂草,没有琐碎的俗物。“忘世胜大药”,意思是说忘掉人世间的一切,胜过吃仙丹。“其适在闲旷”,意思是说在这里觉得非常舒适畅快。“何用”,什么;“嫌落魄”,有什么可嫌弃的。“其适在闲旷”,意思是说在这里觉得非常舒畅畅快。“其适”是说在这里感到非常舒适畅快,“适”是舒服的意思。“何用”,什么;“嫌落魄”是说没有什么可嫌弃的。“其适”是说在这里感到非常舒畅畅快,“适”是舒服的意思。“其适”是说在这里感到非常舒畅畅快,“适”是舒服的意思。“其适”是说在这里感到非常舒畅畅快,“适”是舒服的意思。“何用”,什么;“嫌落魄”是说没有什么可嫌弃的。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不离山水。全诗意境优美,情调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