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暖亦不寒,气候正清淑。
岸柳尽垂丝,园笋已成竹。
山禽屡催唤,拄杖情又熟。
出门信吾步,岂复计迟速。
渡水或穿云,山阴又溪曲。
悠然得真趣,此外非所欲。
【注释】
不暖亦不寒,气候正清淑:天气既不寒冷也不炎热,正是清明时节的气候。
岸柳尽垂丝:岸边的柳条垂下了长长的柳丝。
园笋已成竹:园中的竹子已经长大了。
山禽屡催唤:山林中的各种鸟兽多次催促着。
拄杖情又熟:拄着手杖的心情又变得熟悉了。
出门信吾步:出门散步时,相信我的脚会找到最合适、最快到达的道路。
岂复计迟速:哪里还会去计较走路的快慢呢?
渡水或穿云,山阴又溪曲:在渡河或者穿行于云层之间,山阴又有溪流蜿蜒曲折。
悠然得真趣:悠闲自在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
此意非所欲:这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不是我所追求的。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自然胜迹后写的。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首联写春色宜人,气候温和,是游兴盎然的最好时节。“不暖亦不寒”是说天气既不寒冷,也不炎热。而“正清淑”则是指春天的气候清新和煦。
颔联写游赏过程中的感受。“岸柳尽垂丝”描写了岸边杨柳的柔美姿态,“园笋成竹”则是说园中的新笋已经长成了竹子。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景物之美,也表现出作者对景物之美的赏识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颈联抒发作者在游玩过程中的心情。“山禽屡催唤”描绘了山林中鸟儿的活泼可爱,而“拄杖情又熟”则写出了作者拄着手杖时的悠然自得之情。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表达了作者在游玩过程中的心情愉悦与放松。
尾联写游后的感悟。“信吾步”表示相信自己能够找到最合适的道路,“岂复计迟速”则表明自己不会去计较走路的快慢。这两句诗既表现出作者在游赏过程中的从容与自信,也表明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与游赏过程中的心情抒发,展示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