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身必受制,屈志必违仁。
受制己则辱,违仁道则屯。
身志两不辱,度几德之纯。
以此率其性,乾坤一闲人。
不屈
屈服必然受到束缚,心志不屈则违背仁义。
被束缚自己则受屈辱,违背仁义则遭困顿。
身心不受屈辱,度量几近道德的纯朴。
用它来引领性情,我就是天地间的一个闲人。
译文:
屈服于他人必然会受到束缚,坚守内心的信念就不会违背仁义之道。
如果被束缚,那么就会被侮辱,而违背仁义就会陷入困境。
只有身心都不被束缚,才能达到几近完美的境地。
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自己的行为,那么我就是天地间的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坚持自我、不屈于他人的坚定信念。他主张,只有坚守内心的信念,不被外界所束缚,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仁义”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独立。诗中的“度几德之纯”一句,也揭示了诗人追求道德高尚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