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身必受制,屈志必违仁。
受制己则辱,违仁道则屯。
身志两不辱,度几德之纯。
以此率其性,乾坤一闲人。

不屈

屈服必然受到束缚,心志不屈则违背仁义。

被束缚自己则受屈辱,违背仁义则遭困顿。

身心不受屈辱,度量几近道德的纯朴。

用它来引领性情,我就是天地间的一个闲人。

译文:
屈服于他人必然会受到束缚,坚守内心的信念就不会违背仁义之道。
如果被束缚,那么就会被侮辱,而违背仁义就会陷入困境。
只有身心都不被束缚,才能达到几近完美的境地。
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自己的行为,那么我就是天地间的一个自由自在的人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坚持自我、不屈于他人的坚定信念。他主张,只有坚守内心的信念,不被外界所束缚,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仁义”的道德观念,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独立。诗中的“度几德之纯”一句,也揭示了诗人追求道德高尚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