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江上天不分,老蛟吐气成江云。
夜半大风飘屋瓦,顷刻檐间雨如泻。
柴门紧闭不敢开,渐闻水声到床下。
开门处处闻啼号,尽说浪头三尺高。
室庐漂荡无处所,妻孥大半随波涛。
江市一时为沮洳,急打行包入山去。
通衢沆漭不可行,历尽西山豺虎路。
但愿自今风雨调,无复破块与鸣条。
风雨
晚来江天云不分,老蛟吐气成江云。
夜半大风飘屋瓦,顷刻檐间雨如泻。
柴门紧闭不敢开,渐闻水声到床下。
开门处处闻啼号,尽说浪头三尺高。
室庐漂荡无处所,妻孥大半随波涛。
江市一时为沮洳,急打行包入山去。
通衢沆漭不可行,历尽西山豺虎路。
但愿自今风雨调,无复破块与鸣条。
译文:
风雨交加的夜晚,江面上的云彩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老蛟吐出的气息化作了漫天的江云。夜里刮起了大风,屋顶上的瓦都被吹飞,转眼之间,雨点如注般倾泻下来。我紧紧关闭着柴门,不敢打开,只听见雨声从床下传来。推开门,到处都是被风吹落的树叶和树枝,人们都在哭泣,说是波浪高达三丈。我的房屋已经没有了踪影,妻子和孩子大多随波逐流。整个江面变成了一片沼泽地,人们惊慌失措地逃命,急忙收拾行李进入深山。大路上弥漫着雾气,看不清道路,只能艰难前行,历经重重难关。只希望能够自此以后,风雨能够平息,不再有破碎的房子和雷鸣般的声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暴风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和人们的恐慌情绪。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手法,使得诗歌充满了动感和画面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交加的时刻。
首联“晚来江天云不分,老蛟吐气成江云。”描绘了天空中云层模糊不清的景象,以及老蛟吐气的壮观场面,暗示着暴风雨即将到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第二联“夜半大风飘屋瓦,顷刻檐间雨如泻。”则进一步描绘了风雨的猛烈程度,狂风大作,大雨如注,让人措手不及。
第三联“柴门紧闭不敢开,渐闻水声到床下。”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恐惧和无助,紧闭家门不敢出门,只能听凭风雨肆虐。
第四联“开门处处闻啼号,尽说浪头三尺高。”则描绘了人们在风雨中的惊恐和绝望,四处都在传呼求救,波浪高达三丈,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第五联“室庐漂荡无处所,妻孥大半随波涛。”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园被毁、亲人离散的惨状,许多人被迫随波逐流。
第六联“江市一时为沮洳,急打行包入山去。”则表现了人们对安全的渴望,急于寻找避难之所,进入了深山之中。
最后一句“但愿自今风雨调,无复破块与鸣条。”则是诗人对平安生活的期望,希望今后的天气能够恢复正常,不再遭受风雨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