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臣弄权罔明主,亿万苍生受辛苦。
大家巨室尽逃亡,剩积黄金向郿邬。
弘羊未烹旱如许,弘羊将烹天乃雨。
吾言此雨是雨谷,点点活人胜珠玉。
圣恩新放限田租,从此农家饱饘粥。

【赏析】

此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假托“吾”之名,对奸臣的倒行逆施、百姓的疾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全诗共八句,第一二句总写国家动乱,百姓遭殃,三四五两句具体描写当时社会状况;最后两句指出天降大雨,是圣恩浩荡所致,也是诗人对奸臣的愤慨之情。

“旱雨”是这首诗的题目,诗中所说的雨,并非真正的雨,而是指上天所降的“恩雨”。在这首诗里,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这种“恩雨”比喻为“活人”,把农民的丰收比作“珠玉”,从而形象生动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广大农民之间的矛盾,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残酷剥削的罪恶本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关怀,对农民生活改善的殷切希望。

诗的开头,诗人以“旱雨”二字开篇,就点出了本诗的中心内容。接着,诗人用“贼臣弄权罔明主,亿万苍生受辛苦”两句,直接点明了当时国家动乱的社会状况。这里的“贼臣”指的是那些专权擅政的奸臣,他们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使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而无辜的老百姓则饱受他们的压迫和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紧接着,诗人又描绘了一幅“大家巨室尽逃亡,剩积黄金向郿邬”的画面。这里的“大家巨室”指的是当时的权贵豪门,他们为了逃避战乱,纷纷逃往他乡。而那些没有逃走的人则只剩下满仓的金银财宝,这些财富原本应该用于救济那些无家可归的贫民,但如今却被他们收藏起来。这一对比更加突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现象。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止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接连不断地发出了对奸臣的强烈控诉:“弘羊未烹旱如许,弘羊将烹天乃雨。”这里的“弘羊”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大商人、大官商桑弘羊,他的经济才能和商业手腕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而“烹”字在这里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表示要严厉惩罚那些贪官污吏。诗人通过对这两个人的描写,进一步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又转向对农民的关心和爱护。他用“吾言此雨是雨谷,点点活人胜珠玉”这两句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次降雨不仅仅是为了给大地带来滋润,更重要的是能够拯救那些遭受战乱折磨的百姓。因为只有通过降雨,才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贫民得到食物和庇护;只有通过降雨,才能让那些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人们得以团聚。因此,这场降雨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诗人以“圣恩新放限田租,从此农家饱饘粥”两句收尾。这里的“圣恩”指的是皇帝的恩德,而“限田租”则是皇帝颁布的一项新政策。通过这个政策,农民们可以免除一部分税赋,从而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这样一来,农民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们不再为生计发愁,而是能够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了。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感染力的诗句,成功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