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能几何,百年犹一霎。
岂识貂蝉贵,且与渔樵狎。
饮涧不需瓢,采山时荷锸。
世人莫相嗤,吾自用吾法。

【注释】

1、言志:指诗人的诗作。

2、其七:指《言志》诗的第七首。

3、人寿能几何:人的寿命能有多久呢?

4、百年犹一瞬:人的一生,也不过如电光一闪而过。

5、貂蝉贵:貂蝉贵为王允妻,汉末董卓妻。

6、渔樵:古代隐士,渔翁和樵夫。

7、饮涧不需瓢:在山涧边饮水,用不着用瓢。

8、采山时荷锸(cuò):砍伐山中树木时,需要拿着锸(锄头)。

9、世人莫相嗤(chī):世上的人不会嘲笑我。

10、吾自用吾法:我自有我的作法。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以议论起句,点明“人”之短暂。次四句写人生苦短,富贵如梦,不必追求,而要与渔樵同趣,逍遥自在。五、六两句,又从反面说理:不汲汲于富贵荣华,不戚戚于贫贱困厄,才是真正有识见的人。最后四句,进一步阐述这一观点,说明自己的作法。全篇语重心长,情意深长,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全诗意蕴深厚,耐人咀嚼。诗人认为人生有限,何必汲汲于名利地位;人生短暂,何必苦苦纠缠于恩怨爱憎之间。因此,他主张超脱俗世,与自然为伍,与渔樵同乐。

诗的前四句是议论。“人寿能几何”,提出问题。“百年犹一瞬”,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岂识貂蝉贵”,反诘句式,表明自己的态度。“且与渔樵狎”,是议论的结果。前四句议论,语气平缓,直陈己见。

后四句是抒情。“饮涧不需瓢”,写饮酒,写与大自然相亲。“采山时荷锸”,“采山”即“伐木”。伐木,本非君子之事,然而诗人却认为“伐木时荷锸”,可以怡然自乐。这一句,看似平淡,实有深意。诗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能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略到人生的真谛——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该像渔樵那样,超脱世俗,与自然同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即人生短暂,应当珍惜光阴,与自然为伍,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