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穷,人处于中。
三才既兆,庶类皆通。
至圣立极,万方所宗。
如星拱北,如水朝东。
垂衣而治,天下为公。
孝慈道广,是谓大同。
自兹而降,谋用是崇。
兵由此起,强弱相攻。
上下分乱,莫知适从。
匪兹礼义,曷能靖共。
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不能率此,斯曰颛蒙。
穷通得丧,实维降衷。
巧愚不与,系于遭逢。
毋肆小智,以菑厥功。
安时处顺,于焉考终。

诗句释义及翻译

  1. 天地无穷行 - 宇宙和自然永恒运行,无始无终。
  2. 天地无穷,人处于中 - 宇宙广阔,人类在其中显得渺小;人处于天地之间,应谦卑自守。
  3. 三才既兆,庶类皆通 - 天、地、人三者的规律已经显现,各种生物都能够和谐共处。
  4. 至圣立极,万方所宗 - 至高的道德准则确立,是所有方向的指导原则。
  5. 如星拱北,如水朝东 - 像星星环绕北方一样遵循正道(即北极星),像水流向东方一样顺应自然(即顺势)。
  6. 垂衣而治,天下为公 - 君主无需亲自操劳治理国家,因为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
  7. 孝慈道广,是谓大同 - 孝顺父母,爱护幼小,这是最广泛的道德理念,也是大同世界的基础。
  8. 自兹而降,谋用是崇 - 从这一时代开始,人们追求的是高尚的思想和行为。
  9. 兵由此起,强弱相攻 - 战争因此而起,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10. 上下分乱,莫知适从 - 社会上下分裂混乱,没有人能够决定正确的方向。
  11. 匪兹礼义,曷能靖共 - 如果没有礼义作为指导,如何能够达到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12. 顺之者吉,逆之者凶 - 顺从天命的人吉祥,逆反命运的人则会遇到不幸。
  13. 不能率此,斯曰颛蒙 - 如果无法遵循这些原则,那么就会被认为是愚昧无知。
  14. 穷通得丧,实维降衷 - 人生在世,穷困通达、得失成败都是命中注定的。
  15. 巧愚不与,系于遭逢 - 聪明或愚笨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而是取决于他们所遇到的机遇。
  16. 毋肆小智,以菑厥功 - 不要浪费自己的智慧去追求短期的成功,否则可能会损害长期的努力。
  17. 安时处顺,于焉考终 - 顺应自然,保持平和心态,最终得以善终。

赏析: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道德准则与社会秩序的思考。通过描绘天地万物的自然运行,诗人强调了一个道理:宇宙的法则是恒久不变的,人类应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生活与行为。诗中还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如“孝慈”和“礼义”,这些都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此外,诗人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天赋的聪明才智,而不是盲目地追求短期的成就,而是要注重长远的发展和内在的修养。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