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而无上,低而无下。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
临济大师到此咬嚼不破,被黄檗拄杖再三痛打。
【注释】:
高而无上:形容地位崇高,无人能比。低而无下:形容地位低下,无人能及。
上下三指,彼此七马:比喻高矮、贵贱相差悬殊。
临济大师:即慧能大师,是禅宗五祖之一。他在这里以“咬嚼”和“拄杖”作比喻,指出黄檗(黄檗为禅宗六祖,是慧能的弟子)在禅理上的高明,使高僧慧能无法应对。
【赏析】:
这首偈颂通过比喻手法,把禅师之间的高下之争描绘得淋漓尽致。
首句“高而无上,低而无下”,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把高僧慧能与临济大师相提并论,表现出两人在禅理上的造诣都非常高超。
次句“高低三指,上下七马”,则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将高僧和低僧进行比较,进一步凸显出他们之间的差距。这里的“三指”和“七马”都是用来形容他们的高下。
最后一句“临济大师到此咬嚼不破,被黄檗拄杖再三痛打”,则是通过临济大师和慧能之间的对话形式,展现了他们之间的较量。这里既展示了临济大师的智慧,又体现了黄檗大师的厉害之处。
整首偈颂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两位高僧之间的较量描绘得惟妙惟肖,让人读后印象深刻。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修行的道路上要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修为水平,以免被他人所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