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无依,见闻不立。
渡水问鱼踪,过山寻蚁迹。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属于佛教禅宗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对声色、见闻等事物的超脱和超越。
我们来解读一下诗句的含义:
- 声色无依,见闻不立
- “声色”指的是世间的声色物质,即我们常说的五欲六尘,包括声音、颜色、香味、味道、触觉和思维。
- “无依”表示这些声色物质并没有真正的依托或根基,它们只是暂时的存在,没有永恒的实体。
- “见闻”是指我们通过五官所感知的事物,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 “不立”则意味着对这些事物我们不应执着,不应认为它们是永恒不变的存在。
- 渡水问鱼踪,过山寻蚁迹
- “渡水问鱼踪”意味着当我们在水中行走时,可能会问水中的鱼如何游动。这里比喻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困惑和难题,但我们需要像鱼一样灵活地寻找答案。
- “过山寻蚁迹”则是说在山中行走时,可能会寻找蚂蚁留下的踪迹。这比喻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像蚂蚁一样勤奋地积累经验和智慧。
接下来是译文:
声色无常,见闻不立。
渡水问鱼踪,过山寻蚁迹。
这里的“声色无常,见闻不立”表达了对于声色世界的超然和淡然。我们应该知道,这些声色物质并非永恒不变,它们只是暂时的存在,没有永恒的实体。而“过山问蚁迹”,则提醒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要像蚂蚁一样勤劳地积累经验,不断前行。
赏析:
这首偈颂通过对声色世界的超然描述,以及在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勤奋努力,展现了一种对现实生活和心灵修行的深刻理解。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超脱于声色物质之上,不被其束缚;同时也应该勤奋努力,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解脱。这种理解和态度对于我们的心灵成长和精神修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