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鹤鸣山月吟,山翁独坐破柴床。
几番劫石成灰去,一点灵光照世明。
注释:
寄灌顶长老:寄给灌顶的长老,即作者的朋友。
半夜鹤鸣山月吟:深夜里听到鹤在山间鸣叫,月光下吟诵诗句。
山翁独坐破柴床:山中的老者独自坐在破旧的床上。
几番劫石成灰去:几次被劫掠,使得石头变成灰尘。
一点灵光照世明:一点灵光照亮了世间。
赏析:
此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友谊和对其遭遇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正义和真理的追求。
“半夜鹤鸣山月吟”一句,诗人通过夜晚的山景和鹤鸣,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氛围。这里的“山月吟”既指诗人自己的吟咏,也暗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山翁独坐破柴床”一句,描绘出一位老翁独自坐在破旧的床上的情景。这里既体现了老翁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这种孤独和无助,与诗人自己的处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番劫石成灰去”一句,揭示了诗人所遭受的劫掠和痛苦。这里的“劫石成灰去”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受的不幸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正义的渴望。
“一点灵光照世明”一句,则是诗人对自由、正义和真理的坚定追求的体现。这里的“一点灵光照世明”既是对自己信念的象征,也是对读者的启示,鼓励人们坚持自己的信仰,追求光明。
此诗通过描绘夜山、鹤鸣、破床、劫石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正义的追求。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