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如大火聚,著得一丝毫么。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这首诗的关键词是“般若”、“一丝毫”、“黄鹤楼”和“鹦鹉洲”。

译文如下:

般若如大火烧起,一点火星都看不到。
一拳就能打倒黄鹤楼,一脚就能翻倒鹦鹉洲。
有气势的时候增加气势,没有风度的地方也充满风度。

赏析:

这首诗是《偈颂三十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对般若(佛教的空性)的描述,表达了对禅宗的理解。般若在佛教中被视为智慧的象征,但这里的“般若如大火聚”并不是说般若本身像火一样,而是比喻般若的光明无处不在,即使是微小的存在也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诗人通过“著得一丝毫么”来形容般若的力量,即使只是一丝一毫的存在,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观点,即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可能具有巨大的力量。

诗人用“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踢踢翻鹦鹉洲”来形象地表达禅宗修行者的精神力量。这里的“黄鹤楼”和“鹦鹉洲”都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建筑,象征着地位和权力。通过将禅宗修行的力量与这些象征权力的东西相比,诗人强调了禅宗修行者的精神力量之大。

“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这句话表达了禅宗修行者的精神风貌。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中有志,就能增添志气;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保持内心的自由和独立,就仍然保持着风流。这表明禅宗修行者的精神风貌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和自由。

这首诗通过描绘般若的力量和禅宗修行者的精神风貌,展示了禅宗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