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观天地只浮沤,胜水名山遍去游。
书剑传家抛弟侄,渔樵作队贱公侯。
卧听瀑布分僧榻,醉插梅花上酒楼。
箧里不留封禅稿,知心江上有沙鸥。
注释:
- 冷观天地只浮沤,胜水名山遍去游:冷视世间万物,如同浮在水面的泡沫,胜水名山遍寻而游。
- 书剑传家抛弟侄,渔樵作队贱公侯:将书剑视为家族传承,抛弃弟弟和侄子,以渔樵为伍,轻视公侯。
- 卧听瀑布分僧榻,醉插梅花上酒楼:躺卧听瀑布的声音,仿佛能分得僧房中的床榻;醉意中插上梅花,仿佛登上酒楼。
- 箧里不留封禅稿,知心江上有沙鸥:箧中不保留封禅的稿件,知心的是江上的沙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王渔山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以及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第一句“冷观天地只浮沤”,诗人用“浮沤”比喻世间万物,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超然态度。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只有自然的山水才是真实的。
第二句“胜水名山遍去游”,诗人表示自己会遍游天下的名胜古迹。这里的“胜水”指的是风景优美的河流,“名山”则是指名扬四海的山峰。诗人希望通过游览这些地方来陶冶性情,提高自己的境界。
第三句“书剑传家抛弟侄,渔樵作队贱公侯”,诗人表示自己将书剑作为家族的传承,但并不看重弟弟和侄子的地位。同时,他也会与渔夫、樵夫结伴而行,与公侯们平起平坐。这体现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第四句“卧听瀑布分僧榻,醉插梅花上酒楼”,描述了诗人在酒楼醉酒时的情景。他躺在僧人的床上倾听瀑布的声音,陶醉在梅花的香气中。这些画面都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
最后一句“箧里不留封禅稿,知心江上有沙鸥”,表明诗人不会将封禅的稿件留在家中,而是将其寄存在江边。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江上的沙鸥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态度和追求自然之美的画面,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