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归耕谷口云,几年音信不相闻。
青灯事业难忘处,白社萧条又忆君。
万岳千岩双鬓改,三吴百越一江分。
何当亦用蒲轮起,智者遗编有蠹纹。
寄耕云先辈
老子归耕谷口云,几年音信不相闻。
青灯事业难忘处,白社萧条又忆君。
万岳千岩双鬓改,三吴百越一江分。
何当亦用蒲轮起,智者遗编有蠹纹。
注释与赏析:
- 首句解读
- 老子归耕谷口云:这里的“老子”是诗人自比,意指回归简朴生活,归隐田园。”谷口”可能指的是某个具体的地名或诗人的家乡。
- 几年音信不相闻: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未见友人的消息,彼此之间的交流已变得稀少。
- 次句解读
- 青灯事业难忘处:使用”青灯夜读”形容诗人在简陋的环境中仍坚持学术或事业的追求。
- 白社萧条又忆君: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衰落或萧条的社交圈,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感到怀念朋友。
- 第三句解读
- 万岳千岩双鬓改:描述诗人因为长期在自然景观中工作或修行,导致头发变白,形象地反映了他的辛勤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 三吴百越一江分:这里的“三吴”和“百越”分别代表江南(吴)和华南(越),而“一江”则是指贯穿这些地区的长江。诗人通过这个描述展现了他广阔的视野和地理知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因地域变迁而产生的感慨。
- 尾句解读
- 何当亦用蒲轮起:借用汉代官员乘坐由蒲草制成的车轮上朝的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重用,再次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愿望。
- 智者遗编有蠹纹:此句表明诗人对古代智者留下的文献珍视如宝,即使书籍陈旧有虫蛀的痕迹也视为无价之宝。这反映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敬重。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经历的描述以及对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的观察,展现了其内心的丰富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从“老子归耕谷口云”到“何当亦用蒲轮起”,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智慧和文化的尊重。这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人生态度,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