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风露正秋深,石井栏边蛩夜吟。
黄叶随流如有约,白云归岫亦无心。
拟同猿鸟消闲日,别卜烟霞入远林。
毕竟一荣还一辱,百年何用觅知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它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山水画卷,通过对山间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满山风露正秋深,石井栏边蛩夜吟。
天竺书怀(即题中“天竺”指天台山,“书怀”即抒发内心的感情)
满山风露正秋深:描述的是深秋时节,山上的风和露水都非常浓重,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意。
石井栏边蛩夜吟:在石井栏杆旁边,蟋蟀在夜晚鸣叫。
黄叶随流如有约,白云归岫亦无心:黄叶随着水流飘荡,仿佛有它们自己的规律;而白云回归山岫,也是无心为之。
拟同猿鸟消闲日,别卜烟霞入远林:我打算像猿和鸟儿一样度过悠闲的日子,去探索那些遥远树林中的美景。
毕竟一荣还一辱,百年何用觅知音:终究,一个人可能会得到荣耀,也可能会遭受屈辱;人生百年,又何必去寻找那些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知音呢?
这首诗通过描写深秋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他通过对比自然界的规律和自己的行为,表达了人生如梦、如影的观点。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和追求,但最终认识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寻找知音,而在于享受当下的生活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