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独倚楼,故人在心头。
几作宵中梦,多生别后愁。
溪声疏竹下,月色一庭秋。
此景皆诗料,何时共唱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寄四明干月庭厉二友》。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无言独倚楼,故人在心头。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独自倚着高楼,怀念远方友人的情景。”无言”指的是作者没有言语,只有默默的思念。”独倚楼”描绘了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高楼之上的情景。”故人”指的是过去的朋友或熟人。”心头”则是指内心深处。整句诗描绘了一种深深的思念之情,仿佛作者正在默默地与远方的朋友对话,表达着内心的思念和牵挂。

  • 几作宵中梦,多生别后愁。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多次在夜晚做梦时梦见与朋友相聚的场景,而这些梦境往往充满了离别后的忧愁和思念。”几作”表示很多次,”宵中梦”意味着这些梦境常常出现在夜晚。”多生”指的是经常发生,”别后愁”则是离别之后所产生的忧愁情感。整句诗描绘了一种常见的情景,即人们常常会在夜间梦见与朋友共度时光,而那些回忆往往会引发离别后的忧愁和感伤。

  • 溪声疏竹下,月色一庭秋。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溪水的声音在稀疏的竹子下面流淌,月光洒满了庭院,整个景象显得十分清幽和宁静。”溪声”指的是溪水的流动声,”疏竹”指的是稀疏的竹子,”下”表示声音是从上方传来的。”月色”指的是月光,”一庭秋”则是指整个庭院都被秋天的景色所笼罩。整句诗通过描绘自然的声音和光线,营造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 此景皆诗料,何时共唱酬?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认为眼前的景象都是写诗的素材,期待着未来能够与朋友共同创作出美好的诗句。”此景”指的是眼前的美景或情境,”皆诗料”则表示这些美景都是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何时共唱酬”则是询问何时能够与朋友一起创作出美好的诗句,相互欣赏和交流。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喜爱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与朋友共同创作诗歌的美好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高楼上的孤独身影,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深牵挂;通过梦境中的重逢场景,表达了离别后的忧愁与思念;通过溪水声和月光下的庭院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整首诗情感细腻,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