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亭祖帐接平川,柳拂回波系画船。
渐向落晖分绣袖,忍听离曲怨鹍弦。
云连稽岭应怀古,路近花源好访仙。
那更凭高望天际,江堤烟重草绵绵。
【注释】
短亭:驿站。祖帐:饯别时所设的帷帐。平川:指宽阔平坦的平野之地。柳拂:柳条拂动着水面的微风。回波:波浪。画船:彩绘图案的船。渐向:渐渐靠近。落晖:夕阳。绣袖:用彩色丝织成的衣服。忍听:忍受不了。离曲:别离时的曲子。鹍弦:一种乐器。云连:指云雾连绵不断。稽岭:地名,在今浙江余姚县南。怀古:凭吊古迹。花源:地名,在今浙江省上虞县西南。访仙:寻找神仙。那更:哪里能够。凭高:登上高处。天际:指天空和地平线之间。江堤:指长江岸边的堤坝。烟重:烟雾浓厚。草绵绵:形容草丛浓密。
【译文】
驿站前的饯行帐篷,接踵于辽阔的原野之上,柳枝轻轻拂动着水面,好像系住彩绘的船只。渐渐地接近了夕阳西下的时分,我不忍听那别离时候的曲子,因为它充满了怨情。
云雾缭绕,仿佛把稽岭笼罩起来,让我不禁思念起古人来。路途虽然临近花源,但是去拜访仙人的愿望,哪里能实现呢?哪里能实现呢?
更不要说登高眺望,只见天际一片烟雾,茫茫苍苍,而那青青的草色也显得那么浓密、缠绵。
【赏析】
此诗写送别。首联是说,在驿站前饯行的帐篷接踵于辽阔的原野,柳枝轻轻拂动着水面,好像系住彩绘的船只。颔联是说,渐渐地接近了夕阳西下的时分,我不忍听那别离时候的曲子,因为它充满了怨情。颈联是说,云雾缭绕,仿佛把稽岭笼罩起来,让我不禁思念起古人来。尾联是说,路途虽然临近花源,但是去拜访仙人的愿望,哪里能实现呢?哪里能实现呢?
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送别的场面,而是通过描绘景物来表现离别的情绪。首联写饯行,二、三句写日暮时的景象,渲染出依依不舍的气氛。四、五句写傍晚景色,进一步渲染离别情绪,最后两句以“那更”二字收束全篇,点明题中的“送”字。
这首诗写得十分细腻。如“柳拂回波”,既是实景描写,又是虚景描写。诗人想象中回水荡漾,柳枝拂动,彩绘的船儿随着水波轻轻摆动,似乎要随着柳枝飘走。又如“忍听离曲”,诗人想象自己听到离曲,不由得悲从中来,不忍听下去。这些细节的渲染都极见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