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六月犹有雪,江南十月冰未结。
雁门一夜起秋风,飞到江南未八月。
江南处处多稻粱,景物何独为潇湘。
沙汀月暗渔火起,警奴一夜空荒忙。
休言汝肉不登俎,全身已被家儿取。
犹幸先生有爱心,放汝长江得容与。

儿子咸画雁老人作江天仍作诗命咸书卷上

译文:儿子为画雁,老翁在江边吟作诗,叫儿子将诗抄写在书卷上。

注释:雁:这里指大雁。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景色的诗。前两句写江南六月还有雪,十月份还未结冰;后四句写江南稻粱丰盈,但风景优美的地方却只有潇湘。

朔方六月犹有雪,江南十月冰未结。

译文:朔方(北方)六月还有雪花飘落,而江南十月还未曾结冰。

注释:朔方:指北方,这里借指长安。

赏析:首二句从时间、气候两个方面写出了两地气候的差异。“犹”和“未”两字用得极妙,突出了两地气候的差异之大。

雁门一夜起秋风,飞到江南未八月。

译文:雁门一带一夜刮起了秋风,但飞到江南时,还没到八月。

赏析:这两句写大雁南飞的时间。“雁门”、“秋”是点题之笔,“未八月”是虚数,突出了时间之短。

江南处处多稻粱,景物何独为潇湘。

译文:江南到处都是稻田和庄稼,那优美的景色为什么只属于潇湘地区呢?

注释:萧湘:泛指南方的楚地。

赏析:这两句以问句形式写出了江南的景色之美。“何处无山水,何必在潇湘”,这是作者对江南美景的高度赞美。

沙汀月暗渔火起,警奴一夜空荒忙。

译文:沙洲上的月亮很昏暗,渔夫的灯火忽明忽灭。

注释:沙汀:水边沙地上。

赏析:这两句通过描写夜中渔夫捕鱼的情景,表现江南水乡夜晚的生活场景。“月暗”二字烘托出夜深人静的环境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灯起”“灯灭”表现出渔民们辛勤劳作的精神风貌。“空忙”则表现出渔民们生活艰辛的现实。

休言汝肉不登俎,全身已被家儿取。

译文:别说你的身体不能登上餐桌,你已经让家里的孩子们给吃光了。

注释:俎:古代祭祀时盛放食物的托盘。

赏析:这两句诗人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爱。诗人把儿子比喻成盘中餐,既形象生动又贴切自然,让人读来倍感亲切。

犹幸先生有爱心,放汝长江得容与。

译文:还好先生有仁爱之心,让我得以在长江上自由自在地游弋。

注释:先生:指老翁。

赏析:最后两句是诗人对老翁的感激之情的表达。诗人把自己比作长江中的鱼儿,感谢老翁让自己得以自由自在地游弋。诗人把自己的快乐寄托给了老翁,也把对老翁的感恩之情寄寓于诗中。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全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