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到蓬莱第一宫,却惭仙路印尘踪。
界开形势昆崙水,送过烟岚黛嵋峰。
经夏定知非暑气,乘时犹逮看秋容。
不才佳景难为赋,空立斜阳倚瘦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在1082年(宋元丰五年)任密州知州时所作,诗题一作《过蓬莱阁》。

下面是逐句释义:

登临洪庆观,
行至蓬莱第一宫,即到达了蓬莱的第一座宫殿。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之一,此处指代道教中所说的仙境之地。
却惭仙路印尘踪,
却感惭愧,因为我的足迹已经沾染了尘世的痕迹。
界开形势昆仑水,
地势开阔,景象壮观,仿佛看到昆仑山下的水波荡漾。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一座高山,这里比喻自然的壮丽景色。
送过烟岚黛眉峰,
云雾缭绕,山峦起伏,远处的黛眉峰在烟雾中若隐若现。黛眉峰,即峨眉山,位于四川峨眉境内,因山色青黛而得名,为峨眉山的主峰。
经夏定知非暑气,
经过夏日,知道这地方并不炎热。
乘时犹逮看秋容,
趁着时机,还能欣赏到秋天的美景。
不才佳景难为赋,
没有才华的我难以描绘这些美景。
空立斜阳倚瘦筇,
独自站立在这斜阳下,依靠着瘦长的竹杖。
注释:

  • 洪庆观:位于今山东省莱州市。
  • 昆崙水:昆仑山之水,象征壮阔的山水风光。
  • 烟岚黛眉峰:指峨眉山。
  • 经夏:经过夏季。
  • 乘时:趁着好时光。
  • 不才:自谦之词,意指自己没有才能。
  • 佳景:美好的风景。
  • 瘦筇:一种手执的登山杖,形容其细长。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览胜之作,诗人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任密州知州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蓬莱第一宫、昆仑山的水、峨眉山的烟岚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美好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诗人到达蓬莱第一宫时的感慨和自豪之感。“却惭仙路印尘踪”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足迹已沾染尘世痕迹的自愧之情。后四句则转向描写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昆仑山、雾气中的黛眉峰以及峨眉山等名胜古迹的喜爱和向往。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中所蕴含的自然哲理也值得人们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