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承上帝,精意感通。
馨香旁达,粢盛既丰。
登降有仪,祀备乐终。
神之听之,福禄来崇。

【注释】

  1. 高宗:指宋高宗赵构。
  2. 建炎:指宋朝的年号。
  3. 昊天上帝:指天帝,即玉皇大帝。
  4. 望燎用《正安》:望燎,祭天的一种仪式。正安,古代乐名。

【译文】
高宗在建炎初祀昊天上帝时使用《正安》。
神灵承接上天,精诚感动通达。
香馨四溢,祭品丰盛。
登降有序,礼成乐终。
神明倾听,福禄崇隆。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高宗在建炎初祭祀昊天上帝的场景。诗中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祭祀的庄重与神圣。
首句“高宗建炎初祀昊天上帝”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和时间背景。紧接着,诗人通过对祭祀过程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神明的虔诚敬意。
第二句“灵承上帝,精意感通”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神圣性和庄严性。诗人将神明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表达了对神明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绘祭祀过程中的细节,如“馨香旁达,粢盛既丰”,“登降有仪,祀备乐终”等,展现了祭祀的庄重与神圣。同时,这些细节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最后一句“神之听之,福禄来崇”是对整个祭祀过程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神明的感激之情以及对未来的祝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神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