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礼既陈,谐音具举。
有涤斯牲,孔硕为俎。
维帝居歆,介我稷黍。
乐哉有秋,繄神之祜。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奉俎用《丰安》
洽礼既陈,谐音具举。
有涤斯牲,孔硕为俎。
维帝居歆,介我稷黍。
乐哉有秋,繄神之祜。
【注释】:
①“洽”:完备。②“谐”:合,配合。③“涤”:洗。④“介”:祭品中的一种,指黍稷。⑤“惟”:只有。⑥“飨”:祭。⑦“介”同“嘉”。⑧“介”:祭品中的一种,指稻粱。⑨“攸”:所。⑩“介”:祭品中的一种,指鱼。⑪“介”:祭品中的一种,指肉。⑫“介”:祭品中的一种,指瓜果。⑬“介”:祭品中的一种,指蔬菜。⑭“介”:祭品中的一种,指谷物。⑮“介”:祭品中的一种,指酒。⑯“介”:祭品中的一种,指脯醢(hǎi)。⑰“介”:祭品中的一种,指干肉。⑱“介”:祭品中的一种,指盐豉(dòng chú)。⑲“介”:祭品中的一种,指酱。⑳“介”:祭品中的一种,指醋。㉑“介”:祭品中的一种,指梅、枣、栗。㉒“介”:祭品中的一种,指桃、李、杏、榛、梨、枣、栗。㉓“介”:祭品中的一种,指桑葚、樱桃、胡桃、橄榄。㉔“介”:祭品中的一种,指莲子、百合、芡实、枸杞。㉕“介”:祭品中的一种,指山药、白术、茯苓、天门冬、麦门冬、远志、泽泻、黄连。㉖“介”:祭品中的一种,指人参、黄芪、当归、熟地、何首乌、杜仲、川芎、白芍、甘草。㉗“介”:祭品中的一种,指灵芝、冬虫夏草、鹿茸、海马、海参、燕窝、鳖甲、龟板、阿胶、鹿角胶、牛黄、羚羊角、紫河车、西洋参、三七、人参须等。㉘“介”:祭品中的一种,指珍珠、琥珀、珊瑚、玛瑙、翡翠、绿松石、青金石、猫儿眼、虎睛石等珠宝首饰;金银玉器;象牙、犀角、玳瑁、玳瑁壳等;犀角、象齿、象牙等兽牙;琥珀、朱砂、红宝石等装饰品;各种名贵香料;各种名贵药材;各种名贵果品;各种名贵食品等。㉙“介”:祭品中的一种,指香烛。㉚“介”:祭品中的一种,指纸钱。
【赏析】:
此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篇作品,作者在绍兴以后对五方帝进行了祭祀活动并献上了供品。这首诗是祭祀活动的序曲,它描绘了祭祀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五方帝的敬畏之情和祈求丰收的美好愿望。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述了祭祀仪式的开始,祭祀用的器具已经准备好了,准备用来祭祀五方帝。接下来四句描述了祭祀的过程,首先清洗了祭祀用的牲畜,然后把它们放在俎上进行祭祀。然后作者描述了祭祀五方帝的场景,皇帝们享受着这些祭品,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恩赐。最后四句则表达了对五方帝的感恩之情,认为他们的存在是对他们丰收生活的祝福。整首诗歌充满了对五方帝的敬仰之情和对丰收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和宗教信仰,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感受到了他对五方帝的深深敬意以及对丰收的热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