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戾止,天门夜开。
礼备告成,云■亟回。
旗纛晻霭,万灵喧豗。
独遗祉福,用泽九垓。
【注释】
戾止:降临。天门:天门山。夜开:夜幕降临,山口大开。
礼备告成:礼仪完备,告祭完毕。云■亟回:云雾四散,迅速消散。
万灵喧豗:万灵都喧嚷着争抢。
独遗祉福:唯独遗留下福祉。
泽九垓:恩泽遍及九天之上。
垓(gāi):《尚书》称“三百诸侯朝周”,周天子在天下诸侯之间立有九个方国,称为“九夷”、“九伯”、“九牧”、“九方”、“九州”。这里泛指天下。
【译文】
神降临的所在,晚上天门就打开了。
礼节已经完备,祭祀告毕,云雾就消散了。
旌旗飘扬,万灵喧嚷着争相奔抢。
唯独遗留下来的福分,普施到九天之广。
【赏析】
《高安》是一首祀五方帝的神辞。五方帝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昊、北方颛顼、中央黄帝五神,他们分别主管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故名。本诗以《高安》为词牌,写祀五方帝的仪式,颂扬皇帝的功德和福佑。《高安》是祀五方帝的祭祀歌辞,用韵较整齐,句法整齐匀称,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是唐代常用的祭祀乐章之一。这首词写的是皇帝祭祀天地时的情景。开头两句写皇帝祭祀天地时,天神降临,天门外的山口打开,天空云气消散,然后是皇帝举行祭祀仪式的全过程。祭祀完毕后,天上的万灵都喧嚷着争抢祭祀赐给的福分。最后一句说皇帝祭祀天地的功德和福佑,普施于天下,使九天上下的人都能沾上光,受到恩惠。
全词以“送神”作结,既表现了皇帝祭祀天地神灵的隆重场景,又歌颂皇帝的功德和福佑,表达了人民对皇帝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