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天降康,云何以报。
斯谋斯惟,雍雍灌鬯。
身之洁兮,神斯来止。
神之享兮,民斯福矣。

【注释】

  1. 昊天:指苍天。降康:降下恩泽。
  2. 云何以报:上天有什么可以报答的?
  3. 斯:此,代词。
  4. 雍雍:形容祭祀时音乐声。灌酒:斟酒进献神前。鬯:古代祭祀用的香酒。
  5. 身之洁兮:人的身体洁净。
  6. 神斯来止:神灵因此而来到。
  7. 神之享兮:神灵因此而享用。
  8. 民斯福矣:百姓因此而得福。
    【赏析】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乐章集》入“大周正安”,《文苑英华》入“大周正旦”。按《旧唐书·礼仪志》及《通典》所载,祀感生帝始于唐中宗时,至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诏以中祠太清宫。宋初,因循不改,故有乾德以后祀感生帝之语。
    这首诗是祭礼颂词之一。《诗·小雅·甫田》:“倬彼甫田,岁取十千。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苦人多病,我独何人,被尔痡痡。”郑玄笺:“古者民贫而病多,我独何人,被于疾病也。”这是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作者在这首诗里,也是借祀感生帝,来表示自己对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诗的前四句,写祭祀天地神明的情景,意思是说,苍天降下了恩泽,我们用什么来报答?只有尽其所能,竭尽诚意地来敬祀天地神明。
    五、六两句,写祭祀时的音乐。意思是说,我们的身心都洁净了,于是神灵就来到了我们的面前;我们的神灵得到了享用,于是百姓也就因此而得福了。这里的意思是说,我们祭祀天地神明,就是要使神灵得到享受,以便得到神灵的庇佑,百姓才能得到幸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仁爱之心和为民造福的情怀,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民为邦本”这一观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