笾豆有践,玉帛斯陈。
神无常享,享于精纯。
【注释】:
- 笾豆有践(jīn):笾是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等食物的竹制器具,豆是盛食的器皿。笾豆有践即指祭品丰盛而洁净。践(chǎn),同“腶”。
- 玉帛斯陈(bó):玉币,指用玉和帛制作的祭神用的礼品。
- 神无常享,享于精纯:神,指感生帝。无常享,意思是感生帝没有固定的祭享对象。享,通“享”,“供奉”、“祭祀”的意思。精纯,指祭品的质地纯美,祭礼纯正无邪。
【赏析】:
《乾德以后祀感生帝十首》是后周世宗柴荣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皇帝为感生帝举行的祭祀活动,表现了后周对祖宗的尊崇、敬仰之情。
全诗如下:
奠玉帛以玄酒,笾豆有践,
神无常享,享于精纯。
惟圣能享,唯德是馨,
孝孙孝孙,聿恭尔类。
这首诗的内容是讲皇帝在举行祭祀活动的时候,准备祭祀用的礼品和供品,然后向神灵进行祭祀,表示自己对神灵的崇敬和虔诚。
“奠玉帛以玄酒”一句,意思是说皇帝准备用黑色的酒作为祭祀用的酒,并且准备了玉币这样的祭品。玉和帛是古人常用的祭品之一,这里说明皇帝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都是珍贵的材料制成。
“笾豆有践,玉帛斯陈”一句中,“笾豆有践”指的是祭品丰盛而洁净。这里的“践”字是指祭品的质地纯美,祭礼纯正无邪。“有践”一词则强调了祭品的丰富和完整;而“斯陈”则是形容祭品的陈列整齐有序。
再往后,诗人写到:“神无常享,享于精纯。”这句诗的含义是说神灵没有固定的祭品或对象,而是选择最纯净、最精美的祭品来供奉神灵。这种观点体现了后周统治者对于祖先的尊敬与崇拜,以及他们对于道德规范的重视。
最后一句“惟圣能享,唯德是馨”,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圣人才能享受祭祀,只有德行才能散发出芬芳的香气。这里的“馨”字在这里是形容词,表示香味浓郁、芬芳四溢之意。这表达了后周统治者认为只有具备高尚品德的人才有资格享受到祭祀的恩惠,并能够通过祭祀活动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传达了后周统治者对祖先的敬畏之情以及对道德规范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