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而隐,源流则长。
宜乎亿祀,侑享弥昌。

【注释】景祐:宋仁宗年号(1034—1043)。感生帝:古代神话传说中,尧帝在母亲涂山氏之野生下的儿子丹朱。后来尧帝禅位于舜,舜又禅位给禹,禹为夏朝始祖,故称“感生帝”。《肃安》:乐府旧题,本属《汉官仪》所载,但此诗所用非古题。

【赏析】这首诗是景祐祀感生帝时所献的祝文,歌颂了帝尧的功德。尧帝是远古时代的一个贤君明主。他“克明俊德,以亲九族”,治理国家有方,人民安居乐业。尧帝还实行了“禅让”的制度,把帝位传给他的儿子虞舜。虞舜继承父业,继续施行尧的政策,使天下得到太平。尧帝在位七十年,寿终正寝,死后葬于苍梧之野,人们尊称他为“高皇”或“帝”。尧帝逝世后,其子唐尧继帝位。当时,民间传说帝尧曾与母妃涂山氏游于洛水之上。帝尧在涂山氏处生下了尧帝。后来,尧将帝位禅让给舜帝,并立舜为继承人。舜帝继承了尧帝的遗志,继续实行“禅让”制度,将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商均。舜帝在位三十一年,也病逝于苍梧之野,死后葬于九嶷山。后人尊称他为“圣帝”、“帝”,以示区别。《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顿丘……”这里所说的“作什器于顿丘”,指的就是舜帝在九疑山一带从事各种劳动生产活动,制作了许多生活用具。舜帝还巡行天下,视察民情,治理政事,深受百姓爱戴。因此,当舜帝逝世后,老百姓们自发地为他修陵墓、立庙宇,以示纪念。据史书所载,舜帝的陵墓位于今湖南宁乡县境内。相传舜帝陵墓附近有一口神井,井水清冽甘甜,相传为舜帝饮用过的水井。当地群众为了纪念舜帝的功绩,便将这口井称为“神井”。此外,当地群众还在井边立碑刻石,以记其事。由于舜帝的英名远扬,所以,在宋代景祐年间祭祀感生帝时就出现了“酌献”之礼。在这次祭祀活动中,诗人奉诏撰写了这首祝文,以歌颂帝尧的功德。从诗句“龙德而隐”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尧帝具有龙的品德和潜藏的才能。所谓“龙德”,即指尧帝所具有的崇高品德;所谓“隐”则是指尧帝的才能被隐而不露。“源流则长”表明尧帝的德行和才能源远流长,永葆不衰。“宜乎亿祀”说明尧帝的功德应当被后世万代人所崇敬。“侑享弥昌”则表达了尧帝祭祀时的盛况空前盛大,祭祀活动持续不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