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既降,孝思奉先。
陟降上帝,礼隆九筵。
有馨黍稷,有肥牲牷。
神来燕娭,想像肃然。
【注释】
- 霜露既降:霜降,即冬季的第一场霜。降,降临;既,已经。
- 孝思奉先: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奉先,指供奉祖先。
- 陟降上帝:祭祀上天(或称祭天)。陟,登上;降,下临。
- 礼隆九筵:在祭祀时,祭品丰盛。隆,丰富、盛大。九筵,古代帝王的宗庙用九张木制的筵席陈列供品,表示尊敬。
- 馨黍稷:指祭祀时所用的粮食。馨,香气四溢;黍稷,泛指五谷,谷物。
- 肥牲牷:祭祀时用的牲畜。肥,肥壮;牲,祭祀用的活物,特指牛、羊等肉食动物。牷,纯一。
- 神来燕娭:神灵降临并欢宴娱乐。燕,欢乐;娭,宴乐。
- 想像肃然:想象中神灵肃然起敬的样子。肃然,庄重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祭祀活动的赋体诗作。通过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庄严肃穆的祭祀场面。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祭祀活动的敬意和对神灵的虔诚。
诗人描述了冬至时节,霜降之后,人们开始对祖先进行祭祀。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孝道和尊敬祖先的精神。
描述了祭祀的场景。诗人提到了祭祀时所用的粮食、牲畜等物品,这些都是用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祈求祖先保佑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和对于祖先文化的尊重。
描述了祭祀的过程。诗人提到了祭祀时的礼仪活动,包括登高祭祀上天(或称祭天)、摆放祭品等。这些活动都充满了庄严和神圣的气氛。
描述了祭祀的结果和效果。诗人描述了神灵降临并欢宴娱乐的情景,以及想象中神灵肃然起敬的样子。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祭祀文化的重视和传承。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和社会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秩序和文化传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