蒇事方丘,情文孔时。
名山大泽,侑祭无遗。
牲陈黝犊,乐备咸池。
柔祇皆出,介我繁禧。
【注释】
蒇事:完毕祭祀。方丘:指方形的祭坛,是祭祀用的土筑的坛形祭台,这里代指祭祀场所。情文:情词文辞。孔时:非常适宜。名山大泽:有名的山和大的湖。侑(yòu)祭:辅助祭祀。无遗:无不遗留。牲陈:陈列牺牲。黝犊:黑色的牛。乐备咸池:音乐完备于《咸池》之曲。柔祇:柔顺恭敬的祭祀用牲。介:助。繁禧:繁多的祭祀用礼。
【译文】
在完成祭祀之后,再举行祭祀,这是十分适宜的事。
祭祀所用的土地坛是有名的,祭祀所用的水坛也是大的,这些地方用来辅助祭祀,没有遗漏。
牺牲都用黑牛来陈列,乐声完备于《咸池》之曲。
柔顺恭敬的祭祀用牲都出列了,这表示辅助祭祀者助以丰盛的祭祀。
【赏析】
《尚书·舜典》说:“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意思是说,舜帝让羲仲和和仲观察天象,确定一年的天数为三百六十天零六日,并决定闰月以调整历法。这里的“三百有六旬”就是一年的时间,而其中的“六日”则是闰月。由于古代计时单位与现代不同,所以古代的年、月、日的概念与现代有所不同,但“三百有六旬”这个概念却是古今相通的。
“迎神”,即迎接神灵降临祭祀场所。“用《宁安》”指的是祭祀时所唱的歌。《尚书·舜典》说:“乃命百僚,从事,服采,率民祗齐。”意思是舜帝让百官去执行自己的命令,穿着礼服,带领百姓整齐肃穆。这里的“从事”是指百官去执行自己的职责,“齐”在这里是整齐的意思。
“蒇事”,即完成了祭祀之事。“方丘”是祭祀场所,“情文”是情感与言辞,“孔时”是适宜的意思,“名山大泽”都是有名的山和大的湖,“侑祭无遗”是说这些地方用来辅助祭祀,没有遗漏,也就是说祭祀场所和祭祀用品都已准备就绪。
指祭祀用的牲畜陈列出来。“黝犊”是黑牛的一种,这里的“乐备咸池”是指音乐已经完备于《咸池》之曲,“柔祇”是柔顺恭敬的祭祀用牲。这里的“介我繁禧”是指辅助祭祀者助以丰盛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