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风应时,聿严毖祀。
用事方丘,锵锵济济。
登降有节,三献成礼。
神其格思,锡我繁祉。

【注释】

  1. 景风:和风。应时:顺应时节。聿(yù)严毖(bì):恭敬谨慎。
  2. 用事方丘:在方泽举行祭祀。方:方形土丘,用作祭地的坛。方泽: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3. 锵锵济济:形容人众多而肃穆。
  4. 登降有节:上下台阶都有节制。
  5. 三献:三次奉献祭品。成礼:完成典礼仪式。
  6. 格思:感应神灵。锡(sì):赐福,给予。繁祉(zhī):丰富的福禄。

【译文】
和风顺应时节,对祭祀活动十分恭敬谨慎。
我们在方泽举行祭祀,人群熙攘肃穆有序。
上下台阶均有节制,三次奉献祭品完成典礼。
神灵一定会来感应,赐给我们丰饶的福禄。

【赏析】
《绍兴祀皇地祇十五首·升殿用正安》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作品。此诗是作者在绍兴祭祀天地时的一篇赋。全诗描绘了祭祀天地的过程,表达了对天地的敬畏之情。

开头两句“景风应时,聿严毖祀”,意思是和风顺应时节,对于祭祀活动很恭敬谨慎。这里的“景风”指的是和风,即春天的微风,象征着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应时”则是指顺应时节,即按照自然规律行事。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祭祀活动的尊重和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两句“用事方丘,锵锵济济”,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场景。方丘是古代帝王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这里用“用事”表示祭祀活动正在进行,而“锵锵济济”则形容人们熙熙攘攘,秩序井然。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庄重和盛大。

“登降有节,三献成礼”,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礼仪。这里提到了上下台阶要有节制,三次奉献祭品才能完成典礼仪式。这两句强调了祭祀过程中的规矩和仪式感,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礼节文化。

最后两句“神其格思,锡我繁祉”,表达了对神灵的感应和祈求。这里提到了“神其格思”,即神灵一定会来感应,而“锡(赐给)”则表示希望神灵赐予我们丰饶的福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祭祀活动的虔诚和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天地过程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尊敬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使用一些生动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