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明明,德与天通。
施于孙子,福禄攸同。
日靖四方,民和年丰。
有秩斯祜,申锡无穷。
注释:
- 赫赫明明,德与天通。
- 形容帝王的德行显赫,如同太阳一样明亮照耀大地。
- 施于孙子,福禄攸同。
- 指帝王的恩泽惠及子孙,使他们享受福禄。
- 日靖四方,民和年丰。
- 指国家安定,四方无事,人民安居乐业,年成丰收。
- 有秩斯祜,申锡无穷。
- 指国家的治理有序,因此得到丰厚的福泽,这种福泽是无限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其十九》。诗中表达了帝王的德行与国家治理的关系,以及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第一句“赫赫明明,德与天通”描绘了帝王的德行如太阳般明亮,与天相通,象征着帝王的仁德能够普惠天下。第二句“施于孙子,福禄攸同”则表达了帝王恩泽惠及子孙,使他们共享幸福。第三句“日靖四方,民和年丰”描述了国家安定、四方无事,人民安居乐业,年成丰收的景象。最后一句“有秩斯祜,申锡无穷”则表达了国家治理有序,因此得到丰厚的福泽,这种福泽是无限的。
整首诗通过描绘帝王的德行与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于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政理念,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