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烈在民,诞受露雨。
良耜既歌,乃扬帗舞。
是奉是尊,厚礼斯举。
相其丰年,多稌多黍。
【注释】
①迎神:祭拜神灵。功烈:功绩,功劳。②诞(dàn):大。③帗(zōu)舞: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乐舞,是歌颂神明的歌舞。④薄(bó):盛。⑤相其丰年:看今年丰收的情况,指希望国家富强。⑥多稌、多黍(shǔ):稻谷和小米。
【赏析】
此诗是《全宋诗》中唯一的一首祀太社太稷的诗。它以赞美农事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农民劳动的尊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的状况。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
“功烈在民”,写神灵降临人间,为百姓带来恩惠。“诞受露雨”,露水和雨水滋润万物生长,使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良耜既歌”,农夫开始耕种土地,播下希望和憧憬。“乃扬帗舞”,随着歌声起舞,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是奉是尊”,祈求神灵保佑,让百姓能够丰衣足食。“厚礼斯举”,“是”在这里表示恭敬之意,“厚礼”是指用丰厚的礼节来祭拜神灵。而“斯举”则表示这些礼仪都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让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最后两句则是对丰收的祈盼:“相其丰年,多稌多黍。”“相其”在这里表示祝愿的意思,“丰年”则是指丰收之年,而“稌”和“黍”都是指稻谷和小米。通过这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寄寓了对国家富强的美好愿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人对神灵的崇拜和敬畏之情,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