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庄绅緌,吉蠲牲牺。
于皇明祀,荐登惟时。
神之来兮,肸蚃之随。
神之去兮,休嘉之贻。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它描述了在祭祀神灵时,人们恭敬庄重地穿着祭服,献上祭品和牲肉,以表达对神灵的敬仰和祈求神灵保佑的美好愿望。
译文:
大观三年释奠六首 其六 送神用《凝安》
严肃庄重的绅带,吉祥的祭品。
神灵降临啊,香气跟随而来。
神灵离去啊,美好的祝福留给人间。
注释:
- 肃庄绅緌:指的是人们在祭祀时穿着整齐的服饰,表现出一种庄重的态度。绅,古代官员所穿的长袍;緌,指绅带上的结子,也用来比喻人的仪态。
- 吉蠲牲牺:意思是献上了吉祥的祭品和牺牲。吉,表示好事或喜庆;蠲,意为免除、消除;牲,指牛、羊等供祭祀用的牲畜;牺,指牛。
- 于皇明祀:在这里,“于皇”是一种赞美的表达方式,“于皇明祀”则是指光明正大的祭祀。
- 荐登惟时:这里指的是献祭的时间和方式要恰到好处,即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献祭神灵。
- 肸蚃之随:肸蚃是古代祭祀中用于驱邪避凶的仪式,这里指的是神灵降临时带来的吉祥气息。
- 休嘉之贻:这里的“休嘉”是指美好的祝福,而“贻”则是赠送的意思,所以“休嘉之贻”可以理解为美好的祝愿和祝福将留给人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虔诚。诗人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对神灵的敬仰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化中祭祀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神灵的敬畏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