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鸣在阴,亦白其羽。
声闻于天,来集斯所。
勉勉我王,咸遂厥宇。
播于异物,受天多祜。
【注释】
1.《翔鹤》:这首诗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内容为:在山的南面有一片树林,那里有一只雄雉。这只雉鸟长着五彩斑斓的羽毛,它的叫声高亢而悠扬。它飞过天空,飞向南方。
2.阴:山的北面。
3.羽:指五色羽毛。
4.声闻于天、来集斯所:意思是这只雄雉的叫声高亢而悠扬,传遍了天空,飞到了这个地方(这里指的是山的北面)。
5.勉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6.王:天子,皇帝。
7.厥宇:其地,此处的领地。
8.播:布散,散布。
9.受:接受。
10.多祜:福泽深厚,大吉大利。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鹤这一禽鸟的描绘,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对当世政治局势的不满情绪。
“彼鸣在阴,亦白其羽。”首句起势,点出鹤之鸣声清亮,羽毛洁白。“在阴”二字用笔含蓄蕴藉,既写其栖息之地——山之北侧,又暗示其高洁的品质。
第二句承上启下,“声闻于天,来集斯所。”诗人由鹤鸣声的清亮,联想到其羽毛的洁白,进而想到鹤鸣声能直冲云霄,飞向南方,从而引发自己心中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对奸佞小人的憎恨之情。
第三句“勉勉我王,咸遂厥宇。”诗人进一步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愤懑之情,并由此及彼,表达了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和批评。诗人以“吾王”自称,表现了自己对当朝皇帝的忠心耿耿,同时流露出对奸佞小人的憎恶之情。诗人通过咏物寄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惧之情。
第四句“播于异物,受天多祜。”诗人以“播于异物”来形容鹤的羽毛洁白如雪,与众不同,以此表达自己对当朝皇帝的忠诚之心;同时,也借此表明自己对奸佞小人的厌恶之情。最后一句“受天多祜”,则表达了自己内心对于当朝政治局势的担忧之情。
整首诗通过咏物寄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惧之情以及对自己忠诚之心的坚守。同时,诗中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奸佞小人的厌恶之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