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穆我皇,之德之纯。
涵濡群生,矧我遗民。
连齐跨晋,输贡效珍。
土宇日辟,一视同仁。
【注释】
嘉定十五年:即1222年。皇帝:指南宋孝宗。受恭膺天命之宝:是说孝宗受命承当上天赋予的皇权,成为国家的主宰者。三首:诗的第三篇。之二:指第三篇。于穆我皇:我的皇朝多么伟大啊!穆然:形容伟大的样子,穆然就是伟大。之德之纯:你的德行是多么纯洁啊!之:代指“朕” (孝宗自称)。涵濡:滋润养育。群生:各种生物。矧:何况,况且。遗民:被金朝征服过的人民。连齐跨晋:接连攻克了齐国和晋国。输贡效珍:向宋朝进贡,献上珍奇的东西。土宇日辟:国土一天比一天扩大。一视同仁:对百姓都一样看待,没有区别。
【赏析】
此为孝宗淳熙十三年所作《太清楼》诗之一,作于孝宗登位之初,其时孝宗刚刚亲政,励精图治,欲恢复中原,但国力衰弱,无力与金人决战,只能采取和谈政策,以苟安一时。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首二句写孝宗登基后如何继承和发扬祖宗的事业,首先指出孝宗登基后继承了祖宗的基业,接着又表明孝宗在位期间,继续推行祖宗的政策,使国家日益繁荣富强。“于穆我皇”两句写孝宗登基后如何继承和发扬祖宗的事业。这两句中“于穆”,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意为伟大、伟大的样子;“之德之纯”,语出《诗经·周颂·维天之命》,意为他的美德是多么的纯洁。“于穆”、“之德之纯”,都是赞美孝宗的词语,这里用得十分贴切,把孝宗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涵濡群生,矧我遗民。”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说明。“涵濡”,滋润养育的意思。“矧”,何况的意思。这里的“遗民”,是指金人统治下被征服的北方人民。这两句是说孝宗即位后,不仅继承了祖宗的事业,而且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关心人民的疾苦。“连齐跨晋”,是说孝宗即位后,先后攻占了齐国和晋国。“输贡效珍”,是说孝宗即位后,向宋进贡了大量的珍贵物品。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孝宗即位后,不但继承了祖宗的事业,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疆域,使国土一天比一天扩大。“土宇日辟”,是说国土日益扩大的意思;“一视同仁”,是说对待百姓都一视同仁,没有丝毫区别。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在孝宗的统治下,国土日益扩大,对待百姓都一视同仁,没有丝毫区别。
“土宇日辟”以下四句写孝宗在位期间的施政方针。“土宇日辟”,意思是国土一天比一天扩大。“一视同仁”,是说对待百姓都一视同仁,没有丝毫区别。“连齐跨晋”,是说孝宗即位后,先后攻占了齐国和晋国。“输贡效珍”,是说孝宗即位后,向宋进贡了大量的珍贵物品。这几句的意思是说,由于孝宗即位后,国土日益扩大,而对百姓却一视同仁,毫无差别地加以治理,所以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定。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受。“兹惟景行”,意思是这真是美好的品德。“兹”,这个。“景行”一词出自《尚书·尧典》,原意是美名远扬的意思,这里用来比喻皇帝的品德美好。“兹惟景行”,意思是这真是美好的品德。“兹惟景行”一句的意思是说,孝宗即位后,继承先帝的美德,使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定,这就是孝宗的美德所在。“兹惟景行”,是说孝宗即位后,继承先帝的美德。“兹惟景行”一句的意思是说,孝宗即位后,继承先帝的美德,使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定,这就是孝宗的美德所在。“兹惟景行”,是说孝宗即位后,继承先帝的美德,使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兹惟景行”,是说孝宗即位后,继承先帝的美德,使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每句七个字,句句押韵。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开阔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孝宗的无限敬仰之情,也表现出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