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穗芦鞭一穗尘,西园红艳眼中新。
帽檐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
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芳辰。
荒城此日肠堪断,老𨚫探花筵上人。
【注释】
- 杏花二首:即《杏花》二首。杏花,又名“春杏”。
- 一穗芦鞭一穗尘:一穗指一束,芦鞭指芦苇做成的鞭子,这里借代打秋千的工具。一穗尘指打秋千时飘落的柳絮,这里借代春日景色。
- 西园:指京城西面的花园。红艳:指艳丽的花朵。眼中新:指眼前看到的新景象。
- 帽檐分去家家喜:指帽檐上飞来的花瓣给每个戴帽的人带来喜悦。
- 酒面飞来片片春:指酒杯中飞起的花瓣像片片春光。
- 梅柳几曾同故事:梅和柳,是两种不同的树,它们很少同时出现在故事中。
- 樱桃才得缀芳辰:指樱桃刚刚成熟,点缀着美好的时光。
- 荒城此日肠堪断:指荒郊野城这一天令人感到悲痛欲绝。
- 老𨚫探花筵上人:老𨚫,年老之人,指自己。探花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二名。筵上人指在宴席上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春天游赏西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联“一穗芦鞭一穗尘,西园红艳眼中新”,写游人的所见,用“一穗”和“一穗尘”两个词形象地描绘出游客们玩乐时的情景:他们手中挥舞着芦苇制的秋千,随着秋千摆动,飘落下一穗又一穗的柳絮,如同飞舞的尘埃一般。而此时,眼前的西园里正是满眼繁花,那些鲜艳的花朵就像新的一样映入人们的眼中,让人目不暇接。
颔联“帽檐分去家家喜,酒面飞来片片春”,则进一步描述了游客们的欢乐场景。帽子的边缘被风吹开,飘散的花瓣仿佛为每个戴帽的人带来了快乐。杯中的美酒中飞出了一片花瓣,似乎在向人们展示春天的美好。这些细节都生动地描绘了游人在春天中的快乐心情。
颈联“梅柳几曾同故事,樱桃才得缀芳辰”,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梅花和柳树都是常绿植物,但它们很少同时出现在故事中。而樱桃则是刚刚成熟,为美好的时光增添了几分色彩。这里的“芳辰”指的是美好的时光。
尾联“荒城此日肠堪断,老𨚫探花筵上人”,以景结情,写出了诗人在春天游赏时的心情变化。当诗人走到荒凉的郊外之时,他的心中已经充满了悲伤,他感到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然而,就在此刻,他看到了一位年轻的探花郎在宴席上欢笑嬉戏,这让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