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都事死东州祸,李翰林亡陕府兵。
方为骚人笺楚些,更禁书客堕秦坑。
石苞本不容孙楚,黄祖安能贷祢衡!
同甲四人三横霣,此身虽在亦堪惊。

李长源的《李长源·冀都事死东州祸,李翰林亡陕府兵。方为骚人笺楚些,更禁书客堕秦坑。石苞本不容孙楚,黄祖安能贷祢衡!同甲四人三横霣,此身虽在亦堪惊。》是一首充满历史典故和哲理思考的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注释与赏析:

  • 诗句原文
    冀都事死东州祸,李翰林亡陕府兵。
    方为骚人笺楚些,更禁书客堕秦坑。
    石苞本不容孙楚,黄祖安能贷祢衡!
    同甲四人三横霣,此身虽在亦堪惊。

  • 译文
    在冀州遭遇战乱身亡,李翰林在陕州丧命。
    当诗人为骚人写诗时,又有人被秦地所害。
    石苞本不允许孙楚进入洛阳,黄祖却能宽恕祢衡。
    四个人一同被斩首,我虽然活着也感到震惊。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战争、忠诚与命运的无奈。其中,“冀都事死东州祸”指的是李翰林在冀州因战事而丧命;“李翰林亡陕府兵”则是指另一名李姓的翰林因战乱在陕州丧生。这些诗句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许多人因此丧生。

诗中提到“方为骚人笺楚些”,意味着在动荡的时期,诗人仍在创作,为后世留下作品。但同时,“更禁书客堕秦坑”则暗示着诗人的创作之路充满危险,可能随时面临生命的危险。

诗中还涉及到历史人物和事件,如石苞(石崇)和孙楚,以及黄祖和祢衡。石苞和孙楚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黄祖则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而祢衡则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典故的使用,诗人表达了对忠诚和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

诗中的“同甲四人三横霣”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事件或人物,而“此身虽在亦堪惊”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战争、忠诚与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对历史的深入思考。通过欣赏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