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舍茶浑酒味新,西城红艳杏园春。
衣冠会集今为盛,里社追随分更亲。
分手共伤千里别,低眉常愧六年贫。
他时细数平原客,看到还乡第几人?
这首诗《别冠氏诸人》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所作,诗中充满了对离别与重逢的深刻感慨。下面将详细解读每一句诗的含义:
- 东舍茶浑酒味新:
- “东舍”指的是一个设在东边的住所,这里可能是指某个文人雅士的居所。在这里,“茶浑”意味着茶水已经沏好,“酒味新”则表明酒也刚刚被斟满,呈现出一种新鲜的感觉。
- 这里的“茶浑”和“酒味新”不仅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场景,还暗示着主人的热情好客和对客人的款待之情。
- 西城红艳杏园春:
- “西城”指的是西边的城墙,可能是冠县(今为冠氏)的一个区域。“红艳”形容春天的花朵鲜艳夺目,而“杏园春”则特指春季时节杏花盛开的景象。
- 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色彩的运用,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个季节的喜爱和赞美。
- 衣冠会集今为盛:
- “衣冠”通常指的是穿戴整齐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当地的官员或者文人。“会集”表示聚集或集合的意思,“今为盛”则说明这种聚会是非常热闹和繁荣的。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地文人聚会场景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 里社追随分更亲:
- “里社”通常指的是乡村中的社会组织或者集体,“追随”意味着跟随或者响应。“分更亲”则表达了人们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深厚的友情。
-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乡里社区生活的关注和赞赏,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珍视。
- 分手共伤千里别:
- “分手”指的是分别的情景,“共伤”则是共同感受到悲伤的情感。“千里别”则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分离的艰难。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痛苦和不舍,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远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 低眉常愧六年贫:
- “低眉”指的是低头的样子,这里可能象征着谦逊或者内心的不安。“常愧”表示常常感到羞愧或内疚。“六年贫”则指的是长期的贫困状态或经济上的窘迫。
-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内心深处的自责和愧疚感,可能是因为自己长期处于贫困之中而感到羞愧。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物质追求和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
- 他时细数平原客:
- “他时”指的是未来的某一天或时刻。“细数”表示仔细地回想或计算。“平原客”则指那些来自平原地区的旅人或游子。
- 这句诗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里,作者会回想起自己过去作为一位来自平原地区的旅人或游子的经历,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也可能反映出作者对于旅行或迁徙生活的理解与感悟。
元好问的《别冠氏诸人》不仅是一首描写离别情感的诗歌,它还通过对冠氏地方风物、人物活动以及社会背景的描述,展现了元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这首诗不仅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记录,也是对历史变迁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