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城下湍水流,邓州城隅多古丘。
隆中布衣不复见,浮云西北空悠悠。
长鲸驾空海波立,老鹤叫月苍烟愁。
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谁解赋登楼?

《邓州城楼》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逐句进行释义:

  1. 邓州城下湍水流:描述了邓州城下的湍急流水,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美。
  2. 邓州城隅多古丘:指邓州城角处有许多古老的坟墓或山丘。
  3. 隆中布衣不复见:隆中指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的地方,此处用“布衣”指未得志的普通人。表达了对已故贤才诸葛亮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未能实现伟大抱负的惋惜。
  4. 浮云西北空悠悠:浮云飘渺而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感慨。
  5. 长鲸驾空海波立:比喻巨大的存在感,如同长鲸在广阔的海面上高耸入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宏伟的景象。
  6. 老鹤叫月苍烟愁:老鹤在月光下啼叫,烟雾缭绕中充满了忧愁,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氛围。
  7. 自古江山感游子: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因国事家事而四处漂泊,表达的是对他们的同情和对他们处境的哀叹。
  8. 今人谁解赋登楼:如今还有谁能理解并创作那种能够表达内心情感和思想的作品呢?这是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挑战和思考。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赏析,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元好问的诗歌艺术,还能够从中获得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