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烟霏霏云拂石,山木萧萧山鬼泣。
江岸人家失南北,两峰突兀何许来,元气淋漓洗秋碧。
画家晴景费经营,共爱移山入杳冥。
安得北风吹雨去,倚天长剑看峥嵘。
【赏析】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和爱国词人。他与陆游、辛弃疾、尤袤、杨炎正并称南宋“中兴五大家”,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语言通俗流畅,富有生活气息,风格清新活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首诗是杨万里为一位名叫参政的杨侍郎所作。
诗中描写的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首联写云雾缭绕的山峰,山石被红烟所笼罩;颔联写山林中的树木萧瑟凄凉,仿佛山鬼在哭泣;颈联写江岸人家因为山峰的突兀而失去了方向,不知南北;尾联写画家在晴朗的天气里努力经营这幅画卷,但仍然爱不释手,希望移山入画。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注释】
双峰竞秀:两座山峰相争着显示它们的秀丽。
霏霏:云层浓密貌。
拂:摩拭。
萧萧:萧条貌。
江岸:江边的岸边。
南北:指南北。
元气:指自然界的生命力。这里指山间的生气。
洗秋碧:洗刷出秋天的绿色。
画家:指诗人自己。
杳冥:深邃幽暗。这里是说画家在晴朗的天气里努力经营这幅画卷。
安得:哪里能够得到。
北风:北国的风气。
长剑:比喻高峻的山峰。
峥嵘:形容山峰的高峻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