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蕤浥露娇黄湿,五叠湘裙轻襞积。
晨妆午醉一日间,白白红红总狼藉。
上阳宫女要头冠,摹写虽工破的难。
看来明净复柔软,花中乃有阎浮檀。
千里移根洛阳陌,主人不饮谁看客?
乞与金杯自倾侧,明年为渠当举白。
【注释解析】
甲辰:天历二年(1329)。洛阳:今河南洛阳。黄葵子:向日葵种子。明净柔软令人爱乐:指向日葵的花冠,色彩明亮、洁白,质地柔韧、光滑。阎浮檀金:梵语译音,指印度出产的香木。明净柔软令人爱乐者此花可以当之:意谓此花之美,足以与阎浮檀金媲美。佛经所谓:佛经中所说的。阎浮,梵语译音,意“堪忍”。檀金:指印度的香木,即檀香。
上阳宫女要头冠:唐代皇帝的宫女们喜欢戴金花饰的头冠。摹写:模仿画工的手法。破的难:形容画工画得不逼真,难以辨认。
看来明净复柔软:看起来这种花既明亮又洁白,而且质地柔和,使人喜爱。花中乃有阎浮檀:这种花中有像阎浮檀金一样的颜色和质地。千里移根洛阳陌:向日葵原产于美洲,后由欧洲人传入中国。千里移种洛阳陌:指将这种花从国外移植到洛阳。
主人不饮谁看客?:主人如果不喝酒,谁愿意来欣赏这朵花呢?
乞与金杯自倾侧:如果主人不饮酒,我情愿用金杯自己斟酒。
【译文】
芳蕤浥露娇黄湿,五叠湘裙轻襞积。
晨妆午醉一日间,白白红红总狼藉。
上阳宫女要头冠,摹写虽工破的难。
看来明净复柔软,花中乃有阎浮檀。
千里移根洛阳陌,主人不饮谁看客?
乞与金杯自倾侧,明年为渠当举白。
赏析:
《秋日行园见黄花》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菊喻人,赞美菊花的高洁品质;以菊喻世,抒发对世事变迁的感叹;以菊喻志,表达自己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
前两句写菊。“芳蕤浥露娇黄湿”,写的是菊花初开时的样子:花瓣儿沾着露水,娇黄娇嫩,晶莹欲滴。“五叠湘裙轻襞积”,写的是花朵盛开时的样子:如同穿着层层湘裙,层层叠叠地堆在一起。“晨妆午醉一日间”三句,写菊花的开放状态:早晨打扮好妆容,午后沉醉于美酒之中,一整天都如此。这中间,还穿插了“白白红红总狼藉”一句。这里,“白白红红”指菊花的花色。而“狼藉”二字,则是指菊花盛开时的情景:花瓣儿落满了地面,犹如一群群狼聚集在那里休息。
中间四句,写菊花的凋谢状态:虽然在开花时十分艳丽,但终究不能长久,终将凋零。“上阳宫女要头冠,摹写虽工破的难。”上阳宫是唐玄宗的宠妃所居之地。“上阳宫女要头冠。”这是说,上阳宫中的宫女们都喜欢戴上金花饰品的头冠。但即使画师们画得再逼真,也不能使她们戴上的头冠真正像真物那样漂亮,因为头上戴着的头环已经破了。“看来明净复柔软,花中乃有阎浮檀。”这是说,尽管上阳宫女的头冠被画工画得像阎浮檀一样好看,但是它们毕竟是人造之物,所以看上去还是不够真实,没有自然生长的菊花来得那么真实、那么完美。“千里移根洛阳陌,主人不饮谁看客?”这是说,这种花本来长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但现在已经被移植到了遥远的洛阳陌。主人如果不喝酒,谁来欣赏这些美丽的菊花呢?
是对菊花的一种祝福:“乞与金杯自倾侧,明年为渠当举白。”这是说,如果主人能够喝下我的这杯酒,那么明年我也将喝下这杯酒,为这朵菊花举行一个隆重的宴会。这里的“举白”,是一种祝贺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