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箕山祠,萝径深以悄。
挂树不复见,秃蔌馀秋筱。
盘盘尽绝顶,石冢平木杪。
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
侧身望岩实,解衣憩林表。
是时夏春交,野色乱青缥。
川光乍明灭,地脉亘萦绕。
冈峦蚁垤出,井邑蜂衙扰。
红尘洛阳昏,白云太行晓。
元功信冥漠,一览疑可了。
悟彼东山人,胸中鲁宜小。

这首诗的译文是:

千年的箕山祠,萝径深处人踪渺。挂树不见旧日景,只剩下稀疏的秋竹。盘盘的山峰直达绝顶,石冢平于树梢。万里的长风吹来,只觉得精神振奋。侧身望着高峻的山峰,解开衣襟在林中休憩。那时正是夏与春相交之际,野色一片青翠。川光忽明忽灭,地脉蜿蜒起伏。冈峦蚁垤出现,井邑蜂衙喧闹。红尘洛阳已昏黄,白云太行天渐亮。元功信如冥漠,一览之间疑已明了。悟彼东山人,胸中应无大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王维在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宝五载)登箕山时创作的。箕山,在今天的山西晋中市境内,是一座有名的古山。诗人以“同雷渊希颜再登箕山”为题,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感慨。

首联:“千年箕山祠,萝径深以悄。”诗人描绘了箕山祠的悠久历史和深深的萝径。箕山祠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而深以悄则形容了萝径幽深的特点。

颔联:“挂树不复见,秃蔌馀秋筱。”诗人描写了挂树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了稀疏的秋竹。这里的“不复见”表示了时间的流逝,秋竹则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颈联:“盘盘尽绝顶,石冢平木杪。”诗人描述了山峰的高峻和石冢的平坦。盘盘的山峰直指云端,而石冢平于树梢,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尾联:“长风万里来,筋骸觉轻矫。”诗人通过长风万里来比喻自己的心胸开阔,感觉轻松自如。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首诗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