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相从在寝丘,城南城北纵欢游。
杏花联句香随马,野水添杯浪拍舟。
邂逅又成三月别,飘零合负一春愁。
汝阳淮甸经行遍,应有新诗为我留。

【解析】

此诗是作者送别京父时写的。诗人回忆过去与京父在寝丘相从,同游城南城北的欢愉情景,表达了对在京父的怀念之情。全诗以“忆”字领起,首联写昔年同游的情景,颔联写杏花联句和添酒助兴,颈联写三月分别的愁绪,尾联则写飘零之感,抒发了对在京父的思念之情。

诗歌译文:

记得我们曾经在一起游玩,在城南城北纵情欢乐。

杏花盛开香随马后,野水添酒浪拍船头。

意外相逢又成三月之别,飘零身世辜负一春之愁。

汝阳淮甸经过多次,你应有新诗寄给我。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阕追忆往日与京父一起游乐的情景。开头两句“忆昔相从在寝丘,城南城北纵欢游”,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及双方的身份。“寝丘”,指晋王孙寿墓,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城南城北”,指墓地所在的方向。“纵欢游”,即尽情地游玩。

三、四两句“杏花联句香随马,野水添杯浪拍舟”承上启下。前一句说,春天杏花盛开,香气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后一句说,乘着杏花的芳香,两人骑马放声歌唱;而随着歌声起伏,野水潺潺,舟行水上,波涛汹涌,浪花飞溅,增添了不少乐趣。“联句”,即作诗唱和。这句写他们一边赏景唱歌,一边赋诗赠答的愉快场面。

五句“邂逅又成三月别,飘零合负一春愁”写分别的原因。“邂逅”,即不期而会。“三月别”,指分手之时正是初夏。这两句说,这次分别又是因为偶然相遇而匆匆告别。“飘零”,指漂泊无定,生活没有依靠。“一春愁”,指因飘泊而造成的愁闷心情。这两句说明这次分别的原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颠沛流离的社会现实。

末二句“汝阳淮甸经行遍,应有新诗为我留”表达自己对京父的眷恋之情。“汝阳”,汝阳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临颍县。“淮甸”,泛指中原一带。“经行”,犹言游览。“新诗”,指新近所作的诗篇。这两句说,我到过汝阳淮甸各地,希望你也有新的诗篇寄给我。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词。上阕追忆往日与京父一起游乐的情景。开头两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及双方的身份。“宿丘”,指王孙寿墓所在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城南城北”,指墓地所在的方向。“纵欢游”,意谓尽兴地游乐。这三句写他们一边赏景唱歌,一边赋诗赠答的愉快场景。“杏花”“联句”写他们放歌吟诗时的情趣盎然。

三、四两句“杏花联句香随马,野水添杯浪拍舟”承上启下。前一句说,春天杏花盛开,香气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后一句说,乘着杏花的芳香,两人骑马放声歌唱;而随着歌声起伏,野水潺潺,舟行水上,波涛汹涌,浪花飞溅,增添了不少乐趣。“联句”,即作诗唱和。这句写他们一边赏景唱歌,一边赋诗赠答的愉快场面。

五、六两句“邂逅又成三月别,飘零合负一春愁”写分别的原因。“邂逅”,即不期而会。“三月别”,指分手之时正是初夏。这两句说,这次分别又是因为偶然相遇而匆匆告别。“飘零”,指漂泊无定,生活没有依靠。“一春愁”,指因飘泊而造成的愁闷心情。这两句说明这次分别的原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颠沛流离的社会现实。

末二句“汝阳淮甸经行遍,应有新诗为我留”表达自己对京父的眷恋之情。“汝阳”,汝阳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河南临颍县。“淮甸”,泛指中原一带。“经行”,犹言游览。“新诗”,指新近所作的诗篇。这两句说,我到过汝阳淮甸各地,希望你也有新的诗篇寄给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