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高阳月,空庭又见过。
清风禁睡得,白发奈愁何。
尚识王良策,难知织女梭。
金波流汩汩,应为照滹沲。
中秋夜高阳对月
端正高阳月,空庭又见过。
清风禁睡得,白发奈愁何。
尚识王良策,难知织女梭。
金波流汩汩,应为照滹沲。
赏析: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月亮、清风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同时也展现了她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词的上阕“端正高阳月,空庭又见过”,描绘了中秋之夜,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庭院,使一切都显得格外明亮。然而,在这美好的夜晚,作者却感到无比的寂寞和孤独,仿佛与世界隔绝。这一句中,“空庭”一词既形容了庭院的空旷,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空虚。
下阕“清风禁睡得,白发奈愁何”,则是对这种孤独感的进一步抒发。作者想象自己在清风中入睡,但却无法摆脱内心的烦恼。这里的“清风禁睡”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月光下的孤独感,而“白发奈愁何”则揭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和忧虑。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孤独的世界。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词既有艺术价值,又有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