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横烟渚,凄凄挂月村。
酒非邻舍取,诗复故人论。
世态乌栖屋,生涯雀在门。
西山却多思,松雪动吟魂。
【注释】
横烟渚:烟雾弥漫的江边小洲。
凄凄:凄凉的样子。
酒非邻舍取:饮酒不是从邻舍那里借来的。
诗复故人论:诗作又是与老朋友讨论的。
世态乌栖屋:世间的人情世故,就像乌鸦栖息在屋檐下一样。
生涯雀在门:生活就像麻雀出入于门户之间一样。
西山却多思:西山之上又增添了许多忧愁。
松雪动吟魂:松树和积雪触动了诗人的诗情。
【赏析】
这首诗是王士禛晚年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情趣。前四句是写景,中间四句是抒情,后四句是议论。全诗情景交融,富有理趣。
“渺渺横烟渚”,起笔写景,烟渚苍茫,一片迷蒙。
“凄凄挂月村”,点出时令,正是中秋之夜,月上枝头,清辉洒落,但月色并不明朗,而是昏暗凄迷。
这两句看似写景,实为渲染氛围,烘托心境。作者以“渺渺”形容烟渚,以“凄凄”形容月村,将月夜的景色写得朦胧不清,暗示了作者此时心境的迷离与怅惘。
“酒非邻舍取”一句,既承前启后,又引出下文。这里既说“邻舍之酒”,也暗寓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诗复故人论”,进一步说明作者此时的心境。“故人”指的是他的友人,如王渔洋等。他们之间曾有不少诗作相酬唱和,而今彼此天各一方,自然要通过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意。而这种交流,往往能唤起更深的思考,更易引发共鸣,所以作者才会如此渴望与故人“论”诗。
“世态乌栖屋”三句,作者感慨人生如寄,世事无常。乌鸦栖息于屋檐之下,象征着人间的冷暖、悲欢;而麻雀出入于门户之间,则喻指生活的艰辛、困顿,以及作者对于生计的忧虑。这些诗句,既是对人生哲理的抒发,也是对自己境遇的自况。
“西山却多思”,这里的“西山”,既指自然界中的山峦,也隐喻着作者心中的忧思。古人常把愁绪寄托于山石之间,正如王维所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作者站在西山之巅,眺望着那茫茫烟渚与黯淡月村,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波澜。
“松雪动吟魂”,最后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松雪二字,既写出了秋夜的寒冷,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寂。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才更能体会到诗歌的魅力。他仿佛被这松雪的韵律所吸引,灵感迸发,吟咏成诗。这不仅仅是对诗歌艺术的赞美,更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王士禛晚年生活的窗口,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