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迥云归尽,山高月上迟。
暗萤依露草,惊鹊绕风枝。
素影随波远,新凉与酒宜。
中秋更有味,试为卜归期。
注释
野迥云归尽,山高月上迟。暗萤依露草,惊鹊绕风枝。
素影随波远,新凉与酒宜。中秋更有味,试为卜归期。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七月十五夜于显仁寺东轩对月有感而作的。诗中描写了明月、云彩以及自然景观的动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期待。全诗以“对月”为主线,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野迥云归尽,山高月上迟。
暗萤依露草,惊鹊绕风枝。
素影随波远,新凉与酒宜。
中秋更有味,试为卜归期。
注释
野迥云归尽,山高月上迟。暗萤依露草,惊鹊绕风枝。
素影随波远,新凉与酒宜。中秋更有味,试为卜归期。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七月十五夜于显仁寺东轩对月有感而作的。诗中描写了明月、云彩以及自然景观的动态,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期待。全诗以“对月”为主线,将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句注释与赏析 《寺楼晴望》诗歌解析 1. 诗句原文与翻译 - 诘曲阑干面翠微(诘曲,曲折;阑干,栏杆;面,面向) - 葱茏窗户溢清晖(葱茏,繁茂的样子;晖,阳光) - 雨侵斜日明边过(雨侵,雨水打湿了;斜日,太阳偏西的光线;明边,明亮地穿过) - 云望山前缺处归(云望,仰望;山前,指山的前面;缺处,空缺的地方) - 多病过春犹止酒(多病,身体不适;过春,春天里;犹,仍然;止酒,戒酒) -
【注释】 1. 扶疏:挺拔。 2. 高节:崇高的气节。 3. 萧散(xiǎo sǎn)轩中人:形容人品清高、不拘礼俗。 4. 凛(lǐn)对:形容正气凛然,令人敬畏。 5. 清寒:清冷。 6. 风雨号万籁(liá):指风声雨声和各种声音汇成一片。 7. 亹亹入三味:语出《论语·述而》,意为不断追求进步,进入更高的境界。 8. 华堂:华丽的大厅。 9. 沸丝竹:形容宴会场面热闹非凡。 【赏析】
【注释】 题均福堂三首 其二 为鱼为鸟知谁是,看水看山俱得意。 存亡贵贱听天公,只有归休须早计。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1074年(北宋熙宁元年)任福州太守时所写。在这首《题均福堂三首》中,诗人通过咏叹自己身处高位的得与失,抒发了退隐田园、寄情山水的情怀。 “为鱼为鸟知谁是”,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淡泊。在这里,“鱼”与“鸟”都代表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诗句原文: 郊原冷落霜风后,桑柘萧条兵火馀。 试问当时卿与相,几家犹有旧田庐。 注解与注释: - 【郊原】:指郊外的原野地带。 - 【冷落】:形容荒凉无人烟。 - 【霜风】:寒冷的风。 - 【兵火】:战争造成的破坏。 - 【卿与相】:指朝中官员。 - 【旧田庐】:指过去拥有的农田和房屋。 译文: 在郊野的原野上,荒凉冷清,被霜风侵蚀之后显得更加萧瑟。曾经繁茂的桑树和柘树现在只剩下了断枝残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王之涣的诗作以简洁明快、清新脱俗著称,其诗多写景抒情,意境高远清雅,语言优美简练,富有韵味。 诗句释义: - “翠幄千章荫晚空”,描述的是南湖周围树木茂盛的景象,翠绿的树冠如同一层层绿色的帐篷,遮蔽了晚空。 - “年华心赏两无穷”,这里的“年华”指的是时间,而“心赏”则是指内心的感受和欣赏。整句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珍惜和享受。 - “云头欲落催诗雨
【注释】 叠翠楼:指在石州山之西的一座高楼上。 画楼:雕饰彩绘的高楼。 西畔:西边。 指点:指点江山,比喻评说。云烟:云雾和烟雾,这里借代指远山。 翠鬟:古代妇女发髻上所戴的一种首饰,形如环形发髻。这里借指女子的发髻。 回首:回头。 十年:此处借指诗人在叠翠楼上度过的年华。 真一梦:真的如同一场大梦一样短暂。 淡天:淡淡的天空,这里指天色。 夕阳闲:夕阳西下,景色宁静悠闲。 赏析:
【注释】 憧憧:形容车马众多。竞:争逐。春游:春天游玩。不见:没有看见。溪堂:山中小亭或水边小屋。五月秋:五月时,正值秋季。卧听:躺下来听。云涛:指海浪。舂(chóng)午:正午时分。枕:枕头。梦随鸥鸟落沙洲:梦中随着海鸥飞落在沙滩上。鸥鸟:海鸥。沙洲:沙洲上的沙滩。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首句写诗人在春光明媚的天气里,乘着车辆,与朋友们一同去郊外春游。次句写诗人在山中小楼
注释: 1. 旅食京华秋又残,旧游真似梦槐安。 旅食:在外寄居,没有固定的住处。 秋又残:秋天过去又剩下了一年。 旧游:以前的旅行和游览经历。 真似梦槐安:真的好像在梦中一样。 2. 闲居浪说重阳好,尘世端知一笑难。 闲居:悠闲的居住。 浪说:随意地谈论。 重阳:中国传统的节日,九月九日。 尘世:人世间。 端知:才知道。 3. 黄菊已堪增怅恨,白衣无复慰荒寒。 黄菊:黄色的菊花。 已堪:已经可以
注释: 归休得计即归来,林下空言只可咍。莫待山灵嫌俗驾,却将鞍马觅尘埃。 译文: 如果能够找到回家的路就赶快回来,那些在树下空谈的只是可笑的话。不要等到山神嫌弃你的车马脏乱,却要用鞍马来寻找尘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诗人认为,真正的隐士应该是远离尘嚣,追求自然和宁静的生活。而在现实中,许多文人士大夫却往往沉迷于官场和名利之中,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和追求
新秋 旅食京华困郁蒸,可人秋意又新晴。 夜窗便觉风千里,晓镜从添雪数茎。 蝉噪不离羁客耳,燕归还动故园情。 软红尘外西山色,乞与闲人眼暂明。 注释: 1. 新秋:秋天的新气象。 2. 旅食京华:在京城中漂泊为食。 3. 困郁蒸:形容生活艰辛或心情压抑。 4. 可人:令人喜欢。 5. 秋意又新晴:秋天的气息又一次晴朗。 6. 夜窗便觉风千里:夜晚的窗户就能感受到万里之外的风。 7.
【注释】: 筹笔无功事可哀,:诸葛亮在出师北伐时,曾与刘备订立盟约,约定如果统一了中原,就还先生息于故里;后来却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实现。 长星飞堕蜀山摧,:星宿坠落,是天象异常,暗示着国家将亡的征兆。 三分岂是平生志,:三国鼎立的局面,并不是他一生所追求的。 十倍宁论盖世才,:虽然拥有盖世的才能,但却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 坏壁丹青仍白羽,断碑文字只苍苔,:诸葛亮死后,庙宇被毁,墙壁残破不堪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平时积累的文化常识与表达习惯作答。 (1) “金碧煌煌”、“玄元楼观五云中”两句,写宣圣庙的雄伟壮观。“金碧”,形容建筑富丽堂皇;“煌煌”,光辉灿烂貌;“玄元”,指太初,指天,即天经地义之意。“楼观五云中”,用《列子·汤问》中“建木在东,其上有木禾,长百仞
【注释】 廊庙雍容:指皇帝在朝廷上端庄严肃。四十秋:意指年事已高,有四十个春秋了。 旱为霖雨济为舟:旱天降雨,是上天降下的恩泽;水灾时派大船救之,是上天给予的救助。 五朝宠遇:指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和顺宗五位皇帝的恩宠。黄发:指满头白发,这里指年纪很大了,也比喻年岁很高。六诏:唐玄宗开元年间所发的诏书,共六次,这里指代皇帝的诏书。归来:指诗人从外地回来。黑头:古代官吏戴黑帽子
【注释】 横烟渚:烟雾弥漫的江边小洲。 凄凄:凄凉的样子。 酒非邻舍取:饮酒不是从邻舍那里借来的。 诗复故人论:诗作又是与老朋友讨论的。 世态乌栖屋:世间的人情世故,就像乌鸦栖息在屋檐下一样。 生涯雀在门:生活就像麻雀出入于门户之间一样。 西山却多思:西山之上又增添了许多忧愁。 松雪动吟魂:松树和积雪触动了诗人的诗情。 【赏析】 这首诗是王士禛晚年所作,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情趣。前四句是写景
【注释】温容村:在今江苏扬州。寺壁,即题于寺庙墙壁之上。 草树醒朝雨,乌鸢快晚晴。山光自明润,野气亦凄清。 译文:早晨的小雨把草木树木唤醒,傍晚的和风让鸟儿感到愉快。山色自然明朗而润泽,田野的气息也显得格外凄清。 茗碗闲中味,纹楸静里声。此怀能自适,未要缚簪缨。 译文:喝茶时品味悠闲自在的生活滋味,抚琴时听到安静深沉的弦音。这种心情能够自己得到满足,不需要去束缚自己的功名利禄。 赏析:
晚过寿宁 稻垄分棋局,松门入画图。 牛羊归自急,鸥鹭宿相呼。 落日低青嶂,高风起暝途。 归僧上烟霭,回首愧区区。 注释: - 晚过寿宁(晚时经过寿宁):晚,表示时间是在夜晚;寿宁,可能是一个地名。 - 稻垄分棋局:指田间的稻谷被分割成棋盘大小的块状,如同下棋一般。 - 松门入画图:松林的门扉仿佛是一幅画中的入口,给人一种宁静、幽美的感觉。 - 牛羊归自急:指牛羊回到自己的地方显得很着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