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西来便得君,相从回首七经春。
君方备悉原思病,我亦私怜仲父贫。
底事却成今日别,枯肠难著此愁新。
鸢肩火色真将验,马虎何劳更问辛。
注释:
1 行李西来便得君:意为我随从的使节一到西方就找到了你。
- 相从回首七经春:指自从我们相识相知以来,已经过去了整整七个春秋。
- 君方备悉原思病:你正好知道原思的病情。原思是春秋时卫国大夫,他因患重病而亡。
- 我亦私怜仲父贫:我内心也怜悯你的家境贫困。仲父是指孔子的学生子贡(字子赣),以贫贱知名。
- 底事却成今日别: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不得不在今天分别。
- 枯肠难著此愁新:即使我的肠胃再怎么坚强,也难以承受这种新的忧愁。
- 鸢肩火色真将验:就像鸢鸟的肩和火焰一样鲜明,这真是有验证的。鸢鸟是一种鸟类,其羽毛颜色鲜艳,常被用来比喻鲜明的特点或特征。
- 马虎何劳更问辛:你何必再问我为什么如此辛苦?
赏析:《和裕之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给朋友李元中的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全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两人深厚的友谊,以及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分离的无奈。
诗中“行李西来便得君”,展现了白居易随同使节前往西方寻找友人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相从回首七经春”则表达了自双方相识至今,已有七年的时光流逝。“君方备悉原思病”表明李元中患病的消息已为白居易所知。“我亦私怜仲父贫”,白居易不仅同情好友的不幸,还对友人家庭的经济状况表示出关切。“底事却成今日别”,表达了两人因某种原因不得不分开的现实。
“枯肠难著此愁新”与“鸢肩火色真将验”两句,用夸张的手法形容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方的鲜明特点,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马虎何劳更问辛”则是对自己为何要承受这份痛苦的疑问,透露出了一丝无奈和苦涩。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表现友情深厚、表达别离之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