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谷访精舍,钟声先远闻。
阳光时翳竹,泉脉俄当门。
山僧禁足久,瞑目诵微言。
要知鹿台寺,但指山头云。
策杖御栝西,幽兰秀荆榛。
风烟浩难及,薄暮花纷纷。

《游龙门访潜溪僧舍》

【注释】:

  • 入谷访精舍:进入山谷,探访寺院。精舍,指寺庙中的修行场所。
  • 钟声先远闻:钟声响起后,声音已经传得很远了。
  • 阳光时翳竹:阳光透过竹林照射下来,时而遮蔽住竹叶。
  • 泉脉俄当门:泉水的流动脉络在门前汇聚。
  • 山僧禁足久:山中的僧人长时间被禁止外出。
  • 瞑目诵微言:闭上眼睛默念经文,诵读着微妙的语言。
  • 鹿台寺:古代传说中的一座寺庙,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鹿台岗上,相传为商朝的都城所在。
  • 但指山头云:只是指着山上的云朵。这里的“指”字有指点之意,暗示作者通过观察云朵来寻找寺庙。
  • 策杖御檥西:拄着拐杖,向西行进。这里可能指的是从洛阳出发去拜访寺庙。
  • 幽兰秀荆榛:幽静的兰花与茂盛的荆棘相映成趣。
  • 风烟浩难及:风烟浩渺,难以触及。
  • 薄暮花纷纷:傍晚时分,花朵纷纷扬扬地飘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山访寺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历龙门山时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首句“入谷访精舍”,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进入山谷,探访寺院。这里的“精舍”,指的是佛教寺庙中的修行场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虔诚和追求。

次句“钟声先远闻”则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宁静氛围。钟声悠扬,远远传来,仿佛能够穿透山谷,直达人心。这一句既体现了寺庙的庄严神圣,又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三、四两句“阳光时翳竹,泉脉俄当门”,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中。阳光透过竹林,时隐时现,仿佛是在与竹叶嬉戏;泉水的流动脉络在门前汇聚,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两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哲理,让人不禁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人转向内心世界,描述了山中僧人的生活:“山僧禁足久,瞑目诵微言。”这里的“禁足”,可能是指长时间的禁欲修行,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而限制自己的行动。而“瞑目诵微言”,则暗示了山中僧人在静谧的环境中,默默地进行着精神修行。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然后是“要知鹿台寺,但指山头云。”这句诗采用了借代手法,通过“鹿台寺”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寺庙的向往。鹿台寺,又称鹿台岗上的寺庙,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鹿台岗上,相传为商朝的都城所在。这里的“指山头云”,既可能是对鹿台寺位置的描述,也可能是在向读者传达一种神秘而又遥不可及的感觉。这两句诗既含蓄又富有诗意,让人遐想无限。

最后两句“策杖御檥西,幽兰秀荆榛”则是对诗人游览过程的回顾。他拄着拐杖,沿着山路向西行进,一路上欣赏着幽静的兰花和茂盛的荆棘相映成趣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幽兰”和“荆榛”分别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元素,但却和谐共存,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游山访寺这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寻。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远离喧嚣生活的理念。这种理念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