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晏耽书昔坐痴,如今手板对山持。
病知居士安心处,贫是诗人换骨时。
单见敢参东观论,徐行休叹后山迟。
山林朝市元无异,怨鹤惊猿自不知。

【注释】

玄晏:指张玄晏,字元宗,唐天台人。耽书:酷好读书。山持:手执山简,即手执简策(古代的一种书写工具)。居士:对僧人的尊称。安心处:指安心处世。换骨时:指改变气质、修养品性的时期。东观论:指《汉书》中关于董仲舒的议论。徐行休叹后山迟:语出晋孙盛《晋阳秋》:“王衍每与俗士共言,常以诸君遇我厚,故为君深自地。”意思是说:王衍每次和世俗之人谈心时,常常因为对方对自己很好,所以很谦逊。朝市:指朝廷和市场。怨鹤惊猿:出自《列子·汤问》,原意是说鹤被惊吓了就会飞走,猿猴受到惊扰也会惊慌失措,后来用“怨鹤惊猿”比喻因祸得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描绘的是张玄晏病愈后拄杖登山,与朋友谈论经史,表现了他的高洁傲岸的品格,同时寄寓着诗人自己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感慨。

首句“玄晏耽书昔坐痴”,描写诗人张玄晏嗜书成癖,曾经因为沉迷书中而发呆痴坐。这里通过张玄晏的形象,展现了他对书籍的痴迷程度以及在读书时的专注态度。

第二句“如今手板对山持”,则描绘了张玄晏病后依然坚持读书的情景。他虽然因病未能继续阅读,但仍然手持书卷,对着山野进行思考和领悟。这里的“山持”既指张玄晏手中的书卷,也暗喻着他面对自然、思考人生的豁达胸怀。

第三句“病知居士安心处”,“病知”指的是作者本人,因为他也生病了,所以能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张玄晏那种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心态平和的境界。这里的“居士安心处”则是赞扬张玄晏在逆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心态平和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贫是诗人换骨时”,“贫”在这里并不是指物质上的贫困,而是形容张玄晏身处困境却依然能保持文人清高的气节。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能够改变一个人气质和品行的时期,这种观点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第五句“单见敢参东观论”,“单见”指的是单独出现的情况,而“敢参东观论”则是指敢于参与讨论或发表意见的行为。这里可能是在赞美张玄晏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不畏强权和压力的精神。

第六句“徐行休叹后山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慢慢地走,不要感叹山路太险峻。这里的“徐行”可以理解为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样子,而“叹后山迟”则可能是指对于山路险峻的无奈和感慨。这两句话结合起来,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即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和困扰。

第七句“山林朝市元无异”,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观念。它认为无论是山林还是朝市,都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这里的“朝市”指的是朝廷和市场,而“元无异”则强调了两者本质上的差异不大。

最后一句“怨鹤惊猿自不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那些被怨恨的人和被惊扰的动物并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这里的“怨鹤惊猿”是一种比喻的说法,用来表示那些被外界所误解和指责的人或事物。而“自不知”则强调了他们的无知和盲目性。

这首诗通过对张玄晏的刻画和赞颂,展示了诗人高尚的品性和坚毅的人格魅力。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