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竟何人,此老乃石上。
盘礴万古胸,入此一藤杖。
击去荆舒蛮,扶来司马相。
君看熊虎颜,百兽不敢傍。

【注释】

庙堂:旧指朝廷。此指皇帝。竟:终尽,到底。何人:何许人。

石上:在石上。盘礴(pán bó):盘屈、徘徊的样子。万古胸:胸怀万古,意谓心有千古。入:进入。此:此处。一藤杖:一根藤做成的拐杖。击去:击退。荆舒蛮:春秋时楚国南部的少数民族。司马相:司马相如,西汉著名辞赋家。

君看熊虎颜,百兽不敢傍:你看那像熊和虎一样雄壮威猛的脸庞,百兽都望而却步不敢靠近。

【赏析】

这是一首题壁诗。作者赵琳是宋代画家赵昌的儿子,擅长画花鸟。苏轼与赵昌同朝为官,两人关系很好。苏轼曾说:“我辈画花鸟,皆似赵昌。”这首诗就是苏轼题写在他画上的。

前两句“庙堂竟何人,此老乃石上”,意思是:皇帝的殿堂到底是谁来当的?这个老人却在石头上盘踞着。诗人用问话的形式表达了对赵昌的尊敬之情:他不仅善于绘画,而且敢于直书皇帝的过失。“此老”指的是自己。“盘礴”是盘屈、徘徊的意思,这里比喻赵昌从容自得地坐在石头上的姿态。“盘礴万古胸,入此一藤杖”是说,他从容不迫,心怀千古,这根拐杖是他用来击退敌人,扶起朋友的有力武器。“盘礴”在这里有从容、悠闲、悠然自得的意味,“万古胸”指心胸广阔。

中间四句,“击去荆舒蛮,扶来司马相”,说的是赵昌以画笔为武器,驱赶荆舒蛮族,扶持司马相如。荆舒蛮是古代南楚一带的少数民族,“司马相”是战国末期赵国的名臣。“君看熊虎颜,百兽不敢傍”,“君看”是请看的意思;“熊虎”形容气势磅礴;“敢”是“敢”的意思;“旁”是“傍”的意思,这里是“近”、“靠”的意思;“百兽不敢傍”是指那些凶猛的野兽见到他的气魄也不敢接近,只能远远地站着。

尾联“此老非熊虎,安得百兽傍”是说,这位老人并不是真正的熊虎,又怎能有百兽向他靠拢呢?诗人用反诘的语气表示赞美之情,也表现了他对赵昌的敬佩。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